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苦羌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苦羌头又名香附(学名:Cyperus rotundus),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

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

叶近基生出,细长,呈线形,略比茎短,约20厘米。叶脉平行,

中脉明显,春夏开花抽穗。莎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上,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基本信息

别称: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1]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分布区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

中文名称:香附

外文名称:RhizomaCyperi

基本简介

香附,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

“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

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

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

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

《植物名实图考》有香附的播图。现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习惯与历代本草所载相符。

中药属性

基本介绍

名称 :香附

学名:Rhizoma Cyperi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

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

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东香附毛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

④《纲目》: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归经:入肝、三焦经。

①《纲目》:手足默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䓖、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用法用量:6-9g

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炒炭止血。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中医传承

经典选方

① 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

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1600克,缩砂仁400克,甘草(爁)200克。

上为细末。每服10克,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② 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500克,甘草(炒)50克,

香附子(去皮毛,焙干)1000克。上为细末。每服10克,

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③ 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100克,蕲艾叶25克。

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④ 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⑤ 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50克,白矾末25克。

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⑥ 治偏正头痛:川芎100克,香附子(炒)200克。

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2]

⑦ 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⑧ 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

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⑨ 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10克,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⑩ 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⑾ 治老小痃癖往来疼痛:香附、南星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二、三十丸。(《圣惠方》)

⑿ 治颓疝胀痛及小肠气:香附末10克,海藻5克。煎酒空心调下,并食海藻。(《濒湖集简方》)

⒀ 安胎:香附子,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10克。(《中藏经》铁罩散)

⒁ 治元脏虚冷,月侯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

赤白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香附250克。醋煮

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妇人良方》醋附丸)

⒂ 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

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外科发挥》)

⒃ 治乳痈,一切痈肿:香附(细末)50克,麝香二分。

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100克,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

(《医学心悟》香附饼) ⒄治耳卒聋闭:香附子(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10克,忌铁器。(《卫生易简方》)

⒅ 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绵杖送入。(《经验良方》)

⒆ 治四时瘟疫、伤寒:陈皮(不去白)100克,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200克,

甘草(炙)50克。上为粗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七分,

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若作细末,每服10克,入盐点服。(《局方》香苏散)

⒇ 治跌打损伤:炒香附20克,姜黄30克。共研细末。

每日服三次,每次服10克。孕妇忌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1) 治鸡眼,疣:香附、木贼各25克。

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备用。

用法:一先将患处洗净,去硬茧,以不出血为度。

再以少量药液加热,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二次。

二将备用之药液倒入小容器内2~5毫升,加热,再扣在疣上3~5分钟,连续五次即可。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含葡萄糖、果糖、淀粉、挥发油。

挥发油中主要为香附子烯(Cyperene)、香附醇(Cy- perol)、异香附醇(Isocyperol)、

并含β-蒎烯(β-Pi- nene)、莰烯(Camphene)、1,8-桉叶素(1,8-Cineo- le)、

柠檬烯(Limonene)、芹子三烯(Selinatriene)、β-芹子烯(β-Selinene)、

α-香附酮(α-Cyperone)、β-香附酮(β-Cyperone)、

香附醇酮(Cyperolone)、莎草薁酮(Rotundone)、

环氧莎草薁酮(Epoxyguaine)、考布松(Kobusone)及异考布松(Isokobusone).

亦含三萜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

参考来源

  1. 香附- 中药材- ,中医世家
  2. 澹寮集验方》 | ,39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