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苦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是山茶科山茶属普洱茶的变种。原变种 C. assamica var. assamica的区别在于叶片较大,椭圆形,宽9厘米,花较大,萼片较大而无毛。[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苦茶 拉丁学名 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 植物界
山茶族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山茶目 山茶科
亚科 山茶亚科 山茶属 亚属 茶亚属
普洱茶 分布区域 云南省,贵州省 体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微柔毛,顶芽有白柔毛

分布范围

苦茶的分布范围非常狭窄,仅在云南省金平县铜厂乡瑶山村附近的山坡上有较集中的分布,最低生长线为1320 m,最高可以生长在1390m,集中分布带在1360~1380m。铜厂乡喀斯特地貌突出,阴河溶洞多,地表水渗透重;气候差异较大,呈立体气候,年均降雨量2603.3mm,年均温度17~22℃,极端最高气温33.1℃,最低气温-0.9℃,全年无霜期344天,平均日照1607小时。除了瑶山村,铜厂龙口也有少量苦茶分布,海拔在1660~1690 m。

苦味物质

研究证实,茶叶苦味是由儿茶素、茶皂素、咖啡碱和氨基酸形成的复合物引起的,其中儿茶素比茶皂素苦或更涩,表儿茶素比儿茶素苦。

儿茶素合成途径是茶树类黄酮途径中主要的次生代谢途径,儿茶素包括EGCG、EC、ECG、EG等8个组分。酯型儿茶素是引起茶叶苦涩味的主体,咖啡碱和EGCG单体也可引起茶叶苦味。

形态特征

茶树: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微柔毛,顶芽有白柔毛。

叶:叶薄革质,椭圆形,长8~14(~27)cm,宽3.5~6(~9)cm,先端锐尖,尖头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深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有疏毛,中肋上有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12对,两面皆明显突起,网脉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有锯齿,齿距1~2.5 mm,叶柄5~7 mm,被疏毛,老时秃净。

花:花白色,1~3朵腋生,径2.5~3cm,花柄长8~12mm,无毛;小苞片2~3,有时4,早落;萼片5,半圆形或宽卵形,长4~6mm,外面无毛,有睫毛,内面被白色短柔毛;花瓣7~8枚,外面2枚中部革质,边缘膜质,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8~11mm,外面无毛,内面有向顶柔毛,其余花瓣膜质,宽倒卵形或长圆形,长2~2.6cm,两面无毛;雄蕊长10~15 mm,外轮花丝基部连生约2 mm,其余分离,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12 mm,先端3裂,无毛。

果实: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径2~4 cm,3~4室,果皮厚1~1.5mm,每室种子1~3个,近球形或平凸。[2]

含量成分:传统茶嘌呤生物碱的分布模式为咖啡碱的含量占优势地位,可可碱和茶碱作为伴生生物碱而存在;苦茶中的嘌呤生物碱以其特有的苦茶碱为主,含量高达1.3%~3.4%,其次是咖啡碱和可可碱。

苦茶碱属于嘌呤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苦茶的嫩叶中。近年研究发现苦茶碱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和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是嘌呤类生物碱的研究热点之一。

苦茶碱具有良好的抗抑郁、镇静催眠以及抗炎镇痛等生理活性,还可以减轻肝细胞的应激性损伤和激发生物体有运动。传统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均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的精神依赖性和成瘾性,而有关苦茶碱精神依赖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所以苦茶碱是潜在的新型临床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同时尽管苦茶碱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以及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但是苦茶碱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的探明对于其作为功能食品或药物等开发利用奠定基础。[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