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英美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英美战争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又称1812年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起因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

1812年,欧洲大陆的战争进入了白热化。法国人占据了陆地,英国人控制了海洋,双方斗个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两个大国的斗争是不会允许美国人就这样置身事外的。法国虽然在特拉法尔加海战战败但在欧洲大陆上法国人仍然是主宰。英国的贸易受欧洲大陆抵制,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粮食供应被切断。英国因此颁布敕令要求美国所有船只都必须在英国卸下货物,禁止美国和欧洲大陆贸易。蛮横霸道的英国人还屡屡在公海上搜查美国商船强征美国海员入伍。作为回应,拿破仑在米兰也颁布法令称美国船只胆敢服从英国的命令就会成为法国的合法追捕目标。1807年美国杰斐逊总统被迫颁布禁运法禁止任何美国船只载运货物到外国港口。

禁运法给美国商业带来沉重打击,美国出口额从1807年的10800万美元下降到1808年的2200万美元。美国各个阶级都对禁运法恨得咬牙切齿,1809年美国政府顶不住压力被迫废除了声名狼藉的禁运法。与其同时,拿破仑率先向美国抛出了橄榄枝:针对美国的米兰法令从1810年11月1日废止。

美国由此全面倒向了法国。1811年美国快速帆船和英国海防舰交火。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美国希冀通过这场战争打破英国对海上贸易垄断并占领加拿大,将英国人彻底赶出北美大陆。

1812年,美国时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说:"这一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国也有战略优势。在圣劳伦斯河边界地区,北岸的加拿大一侧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水平比南岸的美国高出两倍。

美国声称大英帝国在以下三个方面侵犯其主权: 1.英国不遵守美国独立战争后双方1783年达成的巴黎条约:拒绝移交西部地区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地安人,威胁美国的西部边陲。 2.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追捕逃兵,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出生于英国,但已归化为美国公民。 3.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使上百艘美国商船被皇家海军扣押,美国的中立国地位未被尊重。

前奏

1811年,美国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动战争。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宣战。有趣的是,英国为了避免对美战争而解除贸易禁运的消息在开战以后才姗姗来迟。

1812年6月23日前,美国陆军正规军人数不足一万人。6月23日,美国国会才开始扩军。美国决定将正规军扩充到35000人并招募30000志愿兵,另外国会还要求各州准备好8万民兵应对战争。但美国人对参军入伍的态度十分冷漠,各州州长又举棋不定对国会虚与委蛇。扩军十分艰难。

到1812年底美国正规军才增加到15000人;海军方面,除了一些战力堪忧的炮艇,美国海军能够动用的军舰仅有16艘,载炮总共大约500门。

美国虽然没有完成扩军预期的目标,但当时美军的力量在北美大陆也是非常可观。除了加拿大民兵,英国大部分陆军深陷欧洲战场在加拿大只布置了不到5000人。众所周知英国海军拥有600多艘舰艇是世界第一,但英国海军分散在五大洋的各个基地无法集中起来攻击美国。在百慕大海域巡逻的英国分舰队有1艘60门炮的战列舰,7艘36门炮的快速帆船以及其他各类小船。除此之外,英国还有3支分舰队分别驻扎在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

结果

英国人在海上占尽了优势,美国在加拿大前线占据主动,谁也无法战胜谁。1814年对战争感到索然无味的美英双方签订《根特条约》。英国海军元帅甘比尔与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约翰·昆西·亚当斯相互握手。

根特条约使边界恢复到战前状态,双方均未做领土让步,这是一场一无所得的战争,就连英国人在公海上抓捕美国船员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可以说双方士兵都白死了。此后整个十九世纪中,英美两国基本上能够和平共处,1818年条约略微调整了东部边界。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皇家海军就已经停止强征美国海员服役。

这场战争是第一次、当前为止也是仅有的一次,使美国首都曾经被外国军队占领。

这场战争证明了两点:

1.美国是不可能将加拿大并入他们国家的 2.英国也不能恢复对美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