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范维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43年1月28日
贵州省福泉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名作品 创建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范维澄,1943年1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3]。 1965年范维澄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79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1991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主任;1996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被推选担任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首届主席;2012年获得首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3年被授予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4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范维澄担任院长 。 范维澄主要研究方向为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包括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 。

人物经历

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留校工作。

1979.11-1982.04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先后短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任访问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社会任职: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成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建筑消防组组长;

教育部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住建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

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

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

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顾问等。

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安徽省科协主席、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

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

主要贡献

范维澄院士是我国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也是我国该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十多年来,针对我国火灾形势严峻和火灾研究

薄弱的现状,倡导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开创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育这一重要工程科技领域。提出了创建新颖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构思和设计方案,并主持建设,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优秀研究基地。主持了一大批火灾安全领域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在火灾动力学演化基础研究、火灾探测、阻燃、灭火和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重大贡献,在国际火灾科学界为我国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创建以火灾机理与防治技术为主干和特色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主持制订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走多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摸索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在我国首先设立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培养及博士后研究方向,已培养出硕士22人、博士26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21人。

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起草组成员、"公共安全科技问题"专题执笔组成员和"火灾安全科技问题"课题组长、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参与或主持了相关研究报告、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议的起草,参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是我国火灾科学和公共安全领域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参与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重大决策的咨询、审议和监督。在为安徽省火灾防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知名度、为合肥市成为科技部"十五"二期全国唯一的"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市"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著的工作。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13次,作为组委会主席或副主席参与发起和主持了12次国际学术会议;共同发起和组建了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成功为中国争办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倒塌事件后,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由联合国国际建筑与创新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球高层建筑峰会;作为中方负责人接受美国建筑与火灾实验室正式邀请,参与了"911"事件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研究国际合作计划。

发表论文256篇、著作8部,其中,SCI、EI收录107篇,由Pergamon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版专著在美、日、英、法、加、澳和巴西等国发行,现任11个国内外学报的编委。

人才培养

范维澄创建以火灾机理与防治技术为主干和特色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主持制订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走多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摸索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 截至2011年,范维澄已培养出硕士20多人、博士20多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20多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省部级优秀教师奖4次 。

主要著作:

范维澄等,计算燃烧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范维澄等,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范维澄等,流动及燃烧的模型与计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范维澄

范维澄等,火灾学简明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范维澄主编,1999城市火灾安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范维澄等,能源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关键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范维澄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科学出版社,2004

范维澄等,火灾科学进展,科学出版社,2007

范维澄等,公共安全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3

获奖记录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9次;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次;获得了由国家计委、科委和基金委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金牛奖、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首届学会奖。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先进工作者,获省部级优秀教师奖4次、省部级优秀教师奖3次、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人物评价

范维澄是中国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的专家,在长期的研究中,致力于把高科技引入火灾科学的研究和火灾防治,为火灾防治提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成为中国火灾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中国消防在线评) 范维澄在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支持、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等领域作出了创新成果和重大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评)

视频

范维澄院士:消防产业模式创新的一点思考

专访范维澄院士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