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7月1日 (五) 17:55 由 蕙質蘭芯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范集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西部,地处两市(周口、驻马店)三县(项城、商水、上蔡)交界地带。北邻南顿镇,东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范集鎮位於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西部,地處兩市(周口、駐馬店)三縣(項城、商水、上蔡)交界地帶。北鄰南頓鎮,東鄰永豐鄉、高寺鎮,西鄰商水縣。南與孫店鎮秣陵鎮隔河相望。東臨106國道,周李公路貫穿南北,阿深高速穿境而過,汾河環繞西南邊界,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商貿活躍,是豫東有名的衛生服裝和塑料彩印加工之鄉。

范集鎮位於項城市西部,距市政府25千米。北鄰南頓鎮,東鄰永豐鄉、高寺鎮,西鄰商水縣,南與孫店鎮、秣陵鎮隔河相望。面積58.12平方千米,人口6.4萬人。轄范集、楊莊、黨莊、程營、大陳、雙樓、位營、曹屯、李樓、曹莊、申營、史莊、蔣寨、宋營、朱莊、張樓、路口、文莊、侯營、尚店、楊營、司莊、前鄧樓、大吳、付樓、余營、大王、郭王28個行政村,85個自然村。鄉政府駐范集。106國道、水賈公路過境。[1]

沿革

據傳,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項羽軍師範增隱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園、亭台樓閣,頗為壯觀。後起集,名範亭集。清咸豐11年(1861)趙作賓倡捐修寨,名範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簡稱范集。1946年屬項城縣婁堤鄉第六保,1947年屬項城縣第七區,1951年改為范集區、范集小區,1958年成立範集公社,1983年改為范集鄉。1997年,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6.1萬,轄范集、史莊、路口、中營、宋營、大陳莊、程營、司莊、付樓、彭老家、前鄧樓、黨莊、楊莊、大吳營、郭王、侯營、蔣寨、文莊、楊營、朱莊、張樓、李樓、尚店、位營、曹屯、雙樓、余營、曹莊28個行政村。

鄉鎮概況

轄區總面積58.1平方公里,耕地57800畝,2006年,轄28個村委會:范集村、楊莊村、黨莊村、程營村、大陳村、雙樓村、位營村、曹屯村、李樓村、曹莊村、申營村、史莊村、蔣寨村、宋營村、朱莊村、張樓村、路口村、文莊村、侯營村、尚店村、楊營村、司莊村、前鄧樓村、大吳村、付樓村、余營村、大王村、郭王村(85個自然村,202個村民組)。鄉政府駐范集。人口:6.4萬人,代碼:411681201。

據傳: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項羽軍師範增隱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園、亭台樓閣,頗為壯觀。後起集,名範亭集。清咸豐11年(1861)趙作賓倡捐修寨,名範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簡稱范集。1946年屬項城縣婁堤鄉第六保,1947年屬項城縣第七區,1951年改為范集區、范集小區,1958年成立範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范集鄉。[2]

社會建設

近年來,范集鄉黨委政府確立了"重工強農,擴城活商,激活個體,富民強鄉"的發展思路,積極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建成了范集二橫四縱商貿大街和蔣橋兩橫一縱主體街道,規劃建設了服裝工貿園、神農商貿城和蔣橋工貿園,城區面積達到7平方公里,城區內路、水、電、電訊暢通,達到了淨化、綠化、亮化、美化標準。蔣橋因有400多名溫州客商在這裡投資辦廠,成了遠近聞名的"中原溫州村"。

經濟發展

該鄉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大陳、蔣橋、范集三個工貿園聚集上百家規模企業,形成了搪瓷標牌塑料彩印、衛生服裝、火柴、麵粉、調味品六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了一批如三和麵粉加工廠、益康服裝有限公司、風帆被服廠、節節高調味品公司等龍頭企業,三和麵粉、益康、風帆被服遠銷國內二十多個省市。

農業生產

范集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打破糧食生產單一模式,走多元化、特色發展之路。依託三和麵粉加工廠,發展優質小麥2.5萬畝;以汾河灘涂為主線,發展優質雜果3萬畝;建成了以宋營、程營為中心近2000畝的辣椒生產基地;發展優質豬、雞、牛、羊養殖,全鄉建成規模養豬場120多個,規模養雞場40個,養羊場30個,范集成了遠近聞名的辣椒種植基地,優質雜果之鄉,畜禽養殖大鄉。

賈莊遺址

遺址位於項城市西南17公里范集鄉尚店行政村賈莊自然村東北隅,遺址呈以埠形高地。遺址北部已被村民取土成坑。遺址面積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40米,總面積為19600平方米。從遺址斷面看,文化層深2米 。採集標本有彩陶折服盆、素麵紅陶缽等陶器殘片和大量獸骨遺骸,具有比較鮮明的仰韶文化特徵,根據出土文物大致可以推斷屬史前古遺址。市博物館已大致劃分了文物保護範圍,並準備將該遺址申報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便於全面了解、保護該遺址。[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