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茨沟乡政府位于县城东9公里,东与麦岭镇相邻,南临北汝河,与山头店乡相望,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全乡共有27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土地面积42.35平方千米(2017年),55877人(2017年),人均土地0.68亩,乡域内有北汝河、文化河、柳叶江和颍汝灌溉总干渠,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洛界路、许南路、许平南高速公路从中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1]

目录

概况

茨沟乡位于襄城县中部,距县城9千米,东与麦岭镇相邻,南临北汝河与山头店乡相望。东西长约12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5877人(2017年)。辖茨沟西、李庄、柿杨、铁刘、店南张、沟刘、罗沟、茨沟东、菜孙、小孙、大张庄、杨庄、聂庄、葛花树王、乔皮、虎头李、方窑、肖庄、武湾、骞庄、五里堡、朱窑、万桥、小师庄、马窑、三里沟、常庄27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乡域内水源充足,有北汝河、文化河、柳叶江和颍汝灌溉总干渠。洛界路、许南路、许平南高速公路过境。

沿革

1949年为茨沟区,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茨沟东、茨沟西、罗沟、沟刘、铁刘、柿杨、店南张、李庄、菜孙、小孙、大张庄、杨庄、乔皮、聂庄、王庄、方窑、虎头李、武湾、肖庄、骞庄、五里堡、万桥、小师庄、朱窑、三里沟、常庄、马窑27个行政村。[2]

经济发展

近年来,茨沟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形成了"西商、中果、南养、北粮",农、工、贸一体化,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到2003年底,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财政收入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1元,比上年增长6.6%,招商引资600万元,全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行政区域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茨沟西村、李庄村、柿杨村、铁刘村、店南张村、沟刘村、罗沟村、茨沟东村、菜孙村、小孙村、大张庄村、杨庄村、聂庄村、葛花树王村、乔皮村、虎头李村、方窑村、肖庄村、武湾村、骞庄村、五里堡村、朱窑村、万桥村、小师庄村、马窑村、三里沟村、常庄村。[3]

农业概况

近年来,茨沟乡把农业产业调整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工程"来抓,依托传统优势,着力培育特色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培强三大特色园区。以武湾、肖庄为中心的万亩林果示范园区,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掘潜力,在推动林果业上档晋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冷冻厂、纸箱厂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开发园区的旅游观光功能,提高综合效益。200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5万元,引进新品种12个,推广实用新技术18项,园区面积膨胀到1.3万亩,涉及农户1800个,户均收入1.5万元;以菜孙、小孙等村为中心的千亩优质粮示范园区,积极推广科学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以乡农技站为中介,与县种子公司加强联络,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2个。在秋季作物严重受灾的情况下,200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6%;以柿杨、五里堡等村为中心的养殖示范园区,2003年以来,新发展长毛兔2.6万只,波尔山羊1300只,肉牛680头,全乡畜牧业产值突破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二是培育特色块状经济。发挥西区的城郊优势,积极发展蔬菜和日光温室大棚,同时发展科学的果菜套种模式。2003年以来,西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5座,发展果菜套种680亩;壮大南区的食用菌、辣椒等栽培种植,形成区域优势,2003年共发展食用菌2.8万袋,辣椒种植600亩;三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乡打机井40余眼,洗修机井60余眼,疏通境内28公里长的小流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

非公经济

选择优发项目。依托茨沟乡特有的区位优势,将优良项目做为招商引资的"敲门砖",重点发展纳税型非公企业。茨沟乡已论证各类项目13个,有6个项目进入县项目库。新上投资项目300万元的企业有5个,其中有三里沟魏根木投资395万元的新绿源面粉厂、陈顺杰投资530万元的东方旧货贸易。二是强力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以优惠政策为平台、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机制,明确班子成员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并与年底考评挂钩。2003年,全乡实现招商引资60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89%,同比增长18%。三是着力优化环境,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坚持"四个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出台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24项规定。2003年以来,全乡共新增各类商户56个,股份制、个体私营企业18家,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达到3500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