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地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地镇位于上杭县中部,距县城38千米,距龙岩市城区66千米。辖13个行政村。上(杭)龙(岩)公路过境。辖千龙村、久泰、大燮、高屋、官山、茶地、调和、下科、樟树、翁基、竹马、上连科、下连科13个村委会。
茶地镇地处上杭县东南部,东与溪口接壤,南与太拔,蓝溪相接,西与庐丰毗邻,北靠白砂。全乡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6503公顷,耕地面积724.8公顷,人均山林和耕地面积分别位居全县第二、三名。全镇13个行政村2429户,9040人。[1]
历史沿革
1949年属茶境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设茶地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8726。2015年5月11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茶地乡,设立茶地镇。
自然资源
茶地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山中现存不少樟、酸枣、泡桐、棕等名贵树种,拥有木材积蓄量28万立方米,毛竹60多万株。地下资源有锰矿、石英石矿、红面石矿等,其中锰矿与石英石矿已得到开发,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利资源丰富,可供开发3300千瓦。这几年,茶地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山多、田多、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烤烟生产年种植亩数均稳定在1500亩左右,成为全县重要的烤烟生产基地;新植菌用林1500亩,约占全县菌用林新植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年栽种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300万袋,是全市有名的食用菌之乡。养殖业发展迅速,现有存栏50以上的养殖大户25户,全乡每年出栏生猪1万余头,发展仔猪2万余头。
茶地镇交通便利,距县城32公里,距龙岩63公里,距319国道29公里,距杭永线12公里,庐溪线境内全部铺上水泥路面,打通了茶白、茶泮乡际公路,全乡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装机已达1600余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涌现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户--温桂金,民间精神文明促进会等全国、全市典型。
林业
茶地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山中现存不少樟、酸枣、泡桐、檫等名贵树种,拥有木材积蓄量28万立方米,毛竹60多万株。
矿业
地下资源有锰矿、稀土矿、石英石矿等,其中锰矿与石英石矿储量丰富,开发前景看好。
社会事业
水利
水利资源丰富,全乡水电装机容量2600千瓦,尚可供开发水电约300千瓦。
交通
茶地镇交通便利,新修庐丰乡立英村经过三坪到茶地镇大燮村的省道,距县城32公里,比原有线路缩短了6公里。距龙岩63公里,距319国道29公里,距杭永线12公里,全镇11个村通水泥路。通讯便捷,全镇村村通程控电话,装机已达1600余部。
民生
人饮工程顺利推进,13个行政村均实现自来水通水。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涌现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户--温桂金,民间精神文明促进会等全国、全市典型。
经济概况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乡现有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300多家。其中乡办水电站一座,装机1260千瓦,年发电量600万度,年产值80多万元;私营电站4座,装机1340千瓦。
2007年,茶地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379万元(1990年不变价),比增38.88%。财政收入305万元,比增30.9%。农民人均纯收入4056元,比增14.5%。
粮食播种面积20009亩,粮食总产6851吨,比增5%。种植烤烟1300亩,烟叶产量143吨,比增32.41%。造林面积398亩,松脂产量55吨。食用菌产量468吨,比增2.52倍。种植蔬菜2115亩。茶园面积168亩,茶叶产量20吨,比增4倍。果园面积1965亩,水果产量1180吨,比增14.9%。水产面积196亩,水产品产量43吨,比增16.22%。年末,耕牛存栏1215头,羊存栏115头;生猪存栏10300头,出栏生猪18100头;家禽存栏82940万羽,禽畜肉类总产1487吨,比减5%。
乡镇企业(含个私)266家,从业人员108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0363万元,比增10.68%。
2007年,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移动公司新建官山、调和、下科、翁基、竹马等5个村移动基站,实现移动信号覆盖全镇;完成投资50万元的中心小学生活楼;新建下连科、竹马、官山、下科、上连科等5个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建千龙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大燮、竹马、下科等村61万元的烟基工程;完成沼气池建设83座;完成千龙、大燮2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久太村垃圾填埋场。
年末,总户数2172户,总人口9041人。出生89人,出生率9.84‰,其中政策内生育85人,计生政策符合率95.51%,人口自然增长率2.76‰,落实节育措施30例。
2007年,茶地镇乡镇工业实施大小项目20多个,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鸿发工业硅通过技改,产值达到516万元,成为该乡第二家产值突破500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在南岗工业区利用县扶持乡镇发展"飞地工业"政策,兴建3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当年完成通路、通水、通电工程。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全镇现有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300多家,其中镇办水站两座,装机1900千瓦,年发电量近1000万度,年产值100多万元,是全县重要的小水电乡镇;鸿发电石厂,年度电石500多吨,产值100多万元,镇办家俱厂生产的包装箱远销漳州、厦门;纸厂生产的产品远销东南亚。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83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