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草甸是中国地理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草甸(meadow)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因此,北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冻原带,南至南极附近的岛屿上均有草甸出现。不过,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温带分布特别广泛。草甸在中国主要散布于东北、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类型多样,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
组成草甸的植物区系成分相当丰富。例如,苏联欧洲部分的草甸有600多种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广泛分布的有200余种(大约包括40种禾草、25种莎草、15种豆科草、120种杂类草)。中国的草甸植物区系丰富,仅东北地区的草甸内优势植物就多达30种以上。为了分析草甸的生态特征,常把多种多样的草甸植物归纳为若干个生活型。苏联草甸学家B.P.威廉斯把草甸植物分为长根状茎型、根蘖型、丛生型(包括疏丛型和密丛型)、帚状根型、直根型、鳞茎型、块茎型和一年生植物等等。此外按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植物、菌根植物、豆科共生植物、寄生植物、半寄生植物等;按经济类群可分为禾草、莎草、灯心草、豆科草、杂类草等。草甸的土壤、土层较厚,肥力较高,草皮明显,所以,有复杂的土壤动物区系和种类繁多的土壤微生物。草甸土壤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大量的嫌气性细菌,它们对草甸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
- ↑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