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莘县

移除 1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莘县 ==
莘县是山东省聊城市辖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行政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03.8万人(2014年),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辖4个街道、20个镇。县人民政府驻政府街3号。
莘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黄泛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等。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岩盐等。
 
莘县是革命老区,是山东省委恢复地,抗日战争时期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宋任穷、杨得志、杨勇等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工作和战斗的足迹。
 
莘县是农业生产大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特产香瓜、双孢菇、小肉食鸡。工业门类主要有化工、塑料、纺织、机械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德商高速、莘南高速、青兰高速、范辉高速、郑济高铁穿境而过。2015年,莘县地区生产总值3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亿元。 [1]
2017年12月2日,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 [2]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 莘县
外文名称 : Shenxian County
所属地区 : 山东省聊城市
下辖地区 : 莘亭街道等4个街道、古云镇等20个镇
政府驻地 : 燕塔街道
电话区号 : 0635
邮政区码 : 252400
地理位置 : 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西部
面 积 : 1416平方公里
人 口 : 104万
方 言 : 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南部)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 燕塔、十字坡、野猪林、马陵道古战场等
车牌代码 : 鲁P 行政区划代码 371522建制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代码: 371522
==建制历史沿革==
《尚书·禹贡》中,今莘县境域属兖州。
 
春秋时期,为卫国莘邑(今县城北14公里处)之地。
 
战国时期,地处齐国、魏国交界地带。
秦代,置阳平县,治所在今莘城;又置东武阳县,治所在今莘城南。阳平县、东武阳县均属东郡。 [3]
秦代,置阳平县,治所在今莘城;又置东武阳县,治所在今莘城南。阳平县、东武阳县均属东郡。
西汉,置观县,观县、阳平县、东武阳县均属东郡。
[4-5] 新莽,观县更名为观治县。东汉,观治县更名为卫国县;建安十七年(212年),卫国县、东武阳县改属魏郡。 
曹魏,东武阳县移治于朝城(今朝城镇西),阳平县由东郡改属冀州阳平郡。黄初二年(221年),卫国县、东武阳县改属阳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阳平县改为阳平国。太和六年(233年),阳平国复为阳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至三年间(280—282年),阳平县属司州阳平郡。永嘉(307—312年)后,阳平县并入乐平县。(乐平县,战国时魏国置清县,
[6]
 
魏晋时期改为乐平县,故城在今聊城西 [7]
魏晋时期改为乐平县,故城在今聊城西 、堂邑东南)西晋时期,卫国县改称卫县,阳平县、东武阳县、卫县均属阳平郡。
[8-9]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阳平县,东武阳县改为武阳县。北齐,废乐平县,阳平县改为乐平县,废武阳县。北周,复置武阳县,析乐平县北境置莘亭县,又置昌乐郡,卫国县属之;建德六年(577年),置武阳郡,辖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郡治乐平县;大象二年(580年),置魏州,武阳郡、昌乐郡属之。隋开皇初年,废武阳郡、昌乐郡,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卫国县属魏州。开皇六年(586年),乐平县复名阳平县;卫国县改为观城县,县治位于今清丰县城南5公里;复置元城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
[10] 隋开皇初年,废武阳郡、昌乐郡,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卫国县属魏州。开皇六年(586年),乐平县复名阳平县;卫国县改为观城县,县治位于今清丰县城南5公里;复置元城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 ,治所移驻今莘县西南、朝城东北。开皇八年(588年),阳平县改称清邑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莘州,清邑县、莘亭县、武阳县属之;析临黄县置河上县,县治设于观城镇东北河牧城。大业二年(606年),废莘州;清邑县更名为莘县,“莘县”之名始于此;废莘亭县,并入莘县;废河上县,并入临黄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魏州,复置武阳郡,治所设在莘县,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均属武阳郡。隋末,瓦岗军李密的魏政权将武阳郡改为前魏州,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属之。
[11-12]
唐武德元年(618年),前魏州属宇文化及许国,复为武阳郡,治所设于武阳县。武德二年(619年),武阳郡属窦建德夏国,将武阳郡改为前魏州,莘县、武阳县属之;观城县划归黎州。武德四年(621年),前魏州属唐,观城县还属前魏州,同年又划归澶州;析前魏州复置莘州,州治设在莘县,莘县、武阳县属之;析莘县北部置莘亭县,属博州。武德五年(622年),废莘亭县,并入莘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莘州、澶州,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复属前魏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武阳县,其地划属莘县、临黄县;废观城县,其地划属昌乐县、临黄县;废元城县,并入贵乡县。龙朔二年(662年),前魏州改为后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后冀州改为魏州。永昌元年(689年),析莘县、临黄县置武圣县,治所设在故武阳城(今朝城镇孟庄孟洼)。开元七年(719年),武圣县更名为朝城县。天宝元年(742年),魏州改为魏郡,莘县、朝城县属之。天宝十五年(756年)、乾元二年(759年)、宝应元年(762年),魏郡、魏州之名又三度更易,终定为魏州,莘县、朝城县属之未变。大历七年(772年),析昌乐县、临黄县(一说析顿丘县)复置观城县,治所设于旧观城店(今清丰县纸房乡),属澶州。
[13] 天祐三年(906年),朝城县更名为武阳县。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魏州升为兴唐府,武阳县复名朝城县,莘县、朝城县属兴唐府。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兴唐府改为广晋府,莘县、朝城县属之。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广晋府改为大名府,莘县、朝城县属之。 [14]
北宋建立后,莘县、朝城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观城县属河北东路澶州。雍熙四年(987年),废临黄县,其地并入观城县。明道二年(1033年),朝城县治所迁至社婆村。皇祐元年(1049年),废观城县,其地划属濮阳县、顿丘县。皇祐四年(1052年),复置观城县,县治设于水北镇(今观城镇)。崇宁四年(1105年),朝城县划归澶州。崇宁五年(1106年),澶州升为开德府,观城县、朝城县属之。 [15]
金天会八年(1130年),开德府降为澶州,观城县、朝城县属之。天会十五年(1137年),置大名府路,大名府、澶州属之。皇统四年(1144年),澶州改为开州,观城县、朝城县属之。海陵王在位年间(1149—1161年),朝城县划归大名府。 [16-17]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后,莘县由大名府划归博州路。至元五年(1268年),朝城县、观城县由开州划归濮州。至元十三年(1276年),博州路改为东昌路,莘县属之。 [18-19]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东昌路改为东昌府,莘县属之;置山东行省,东昌府、濮州属之。洪武二年(1369年),濮州改隶东昌府。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后,濮州所辖的朝城县、观城县、范县被废,不久即复置。至此,莘县直属东昌府,朝城县、观城县、范县属东昌府濮州。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行省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属之。 [20]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一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范县旧县城因水患迁至古城(今莘县古城镇)。 [21]
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由东昌府辖州升为直隶州,辖范县、观城县、朝城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濮州直隶州降格为濮州,属曹州府,范县、观城县、朝城县属曹州府濮州。莘县属东昌府未变。 [22] 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还有一级“道”的准行政建制,到晚清,东昌府属济东泰武临道,曹州府属兖沂曹济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废除府、州建制,确认“道”为一级行政区划;置济西道,莘县、观城县、朝城县、范县属之。
 
民国三年(1914年)5月,济西道改称东临道。
1967年3月,聊城专区改为聊城地区,莘县属聊城地区。
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莘县属聊城市。 [27-31] 行政划分
截至2014年,莘县辖4个街道、20个镇, [32] 共1154个 == 行政 村。 [33] 划分==
截至2014年,莘县辖4个街道、20个镇, 共1154个行政村。
== 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与阳谷县以金线河为界,东北邻东昌府区,西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以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清丰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阳县接壤,北邻冠县。县境介于北纬35°48′—36° 25′,东经115°20′—115°43′之间。据2010年土地详查数据,县境东至东鲁街道朱家庄村东南,西至古云镇西池村西南,最宽39.97公里;南至古云镇高堤口村东南,北至魏庄镇邵净庄村北,最长75.6公里;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比原来认定的1387.74平方公里多28.26平方公里。 [35] © 2018 Baidu - GS(2016)2089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莘县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莘县属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海拔35.7—49米,西南高,东北低,南北地面坡降1/6000,东西坡降1/4000。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泛滥,泥沙堆积,形成了高中有洼、洼中有岗的微地貌,主要由河滩高地、沙质河槽地、缓平坡地、河间浅平洼地、河道决口扇形地等组成。 [36-37]
===气候=== 莘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 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春季回暖迅速,风大,光照充足,辐射强,常出现干旱;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易出现水涝;秋季气温剧降,辐射减弱,温和凉爽,降水减少,易出现秋旱;冬季寒冷千燥,雨雪稀少。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明显减少,极端天气增多。
===水文==='''古代'''   远古时期,今 莘县 境域 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型 黄河流域漯(tà)川水系。漯川(漯水)约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初,黄河流至 陆性气候,四季 邳(今河南省浚县东南)一 为二 北侧为 湿季明显 流,南侧即为漯川 雨热同季 经今濮阳、范县、莘县、聊城、临邑、滨州入海 春季回暖迅速 自夏禹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间 风大 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 光照充足 有6次流经今莘县境域 辐射强 累计1600多年 常出现干旱;夏季炎热 其中 次为夺漯入海。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开疏马颊河 降水集中 自此渐属海河流域。开元十四年(726年) 易出现 黄河决龙窝形成的龙窝河为境内徒骇河源头前身。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疏浚漯 涝;秋季气温剧降 辐射减弱 筑通道 温和凉爽 为老金线河的基础。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 降水减少 黄河在魏郡决口 现秋旱;冬季寒冷千燥 二股河 雨雪稀少。20世纪80 分黄水行马颊河。金明昌五年(1194 代末以来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黄河决口 气温明显升高 改道为经淮河入海 绝流,莘县自此不再临黄。金、元、 显减少 代逐步形成金堤河 极端天气增多 属黄河流域;其余大部属海河流域 [38-39]
水文'''现代'''
古代
  远古时期,今莘县境域属黄河流域漯(tà)川水系。漯川(漯水)约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初,黄河流至大邳(今河南省浚县东南)一分为二,北侧为干流,南侧即为漯川,经今濮阳、范县、莘县、聊城、临邑、滨州入海。自夏禹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间,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有6次流经今莘县境域,累计1600多年,其中多次为夺漯入海。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开疏马颊河,自此渐属海河流域。开元十四年(726年),黄河决龙窝形成的龙窝河为境内徒骇河源头前身。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疏浚漯水,筑通道,为老金线河的基础。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郡决口,冲出二股河,分黄水行马颊河。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决口,改道为经淮河入海,漯水绝流,莘县自此不再临黄。金、元、明代逐步形成金堤河,属黄河流域;其余大部属海河流域。
现代
县域以北金堤为界,以北占县域总面积97%的区域属海河流域,以南的3%属于黄河流域。境内主要有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金线河等河流和道口干渠、东池干渠、仲子庙干渠、俎店干沟、范莘干沟等沟渠。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为省际河道,自西南向东北斜穿而过;其中金堤河属黄河水系,徒骇河、马颊河属海河水系。
 
金堤河源于河南省滑县耿儿庄,在古云镇高堤口村(北金堤桩号39+ 936)入境,经古云、大张家、樱桃园、古城,于仲子庙(北金堤桩号73+604)入阳谷县境,在河南省台前县张庄入黄河。境内长33.668公里,流域面积37.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2.88亿立方米(范县水文站数据)。
徒骇河源于古云镇文明寨村东,向东北流经大张家、观城、樱桃园、王庄集、张寨、妹冢、董杜庄、俎店、十八里铺、燕塔、莘州、东鲁、莘亭14个镇、街道,有新金线河、俎店渠、范莘干沟等19条支流汇入,至莘亭街道李凤桃村入阳谷县境,最终注入渤海。境内长68公里,流域面积1059平方公里。
 
马颊河源于濮阳市金堤闸,至冢北沟入口处入境,境内有鸿雁渠、辛庄沟、阮庄沟、道庄沟、沙姑庙沟5条支沟注入,自魏庄、河店两镇与冠县交界处流出,最终注入渤海。境内长31.5公里,流域面积291平方公里。
金线河由古柯泽演变而成。发源于樱桃园村西、道口干渠东岸,经樱桃园、柿子园、朝城、徐庄4个镇,至东鲁街道李凤桃入徒骇河,全长47.6公里,总流域面积519平方公里,境内221平方公里。 仁义村以上为莘县内河,以下为莘县、阳谷两县界河;仲子庙干渠至仁义村段称新金线河,由仁义村入金线河。 [42-4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莘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771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2329亿立方米。境内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境内的降水径流、过境河道径流和彭楼引黄入境客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169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8919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河道及坑塘入渗补给和灌溉回归等,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01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441亿立方米。 [44]
 
土地资 金线河由古柯泽演变而成。发 2010年 于樱桃园村西、道口干渠东岸,经樱桃园、柿子园、朝城、徐庄4个镇,至东鲁街道李凤桃入徒骇河,全长47.6公里 莘县土地 流域 积14.2万 积519平方 其中已利用土地14.17万 境内221平方 里。 仁义村以上为莘县内河 未利用土地0.03万公顷 以下为莘县、阳谷两县界河;仲子庙干渠至仁义村段称新金线河,由仁义村入金线河 [4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莘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771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2329亿立方米。境内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境内的降水径流、过境河道径流和彭楼引黄入境客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169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8919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河道及坑塘入渗补给和灌溉回归等,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01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441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0年,莘县土地总面积14.2万公顷,其中已利用土地14.1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0.03万公顷。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莘县总户数309229户,户籍人口1006625人,其中男性522492人,女性484133人;非农业人口208641人。 [49]
民族
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莘县汉族人口946965人,占总人口的98.76%;有少数民族11862人,占总人口的1.24%。少数民族中,回族11630人,主要分布在张鲁、朝城、徐庄等镇的部分村庄;此外还有壮族43人,裕固族31人,满族28人,蒙古族21人,白族15人,苗族11人,维吾尔族、朝鲜族各10人,藏族9人,佤族8人,柯尔克孜族5人,土家族、京族各4人,彝族、哈尼族、黎族、土族各3人,瑶族、水族、锡伯族、怒族各2人,布依族、侗族、哈萨克族、羌族、赫哲族、未识别民族各1人。 [50-51]
==人口民族=====人口=== 截至2012年,莘县总户数309229户,户籍人口1006625人,其中男性522492人,女性484133人;非农业人口208641人。===民族===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莘县汉族人口946965人,占总人口的98.76%;有少数民族11862人,占总人口的1.24%。少数民族中,回族11630人,主要分布在张鲁、朝城、徐庄等镇的部分村庄;此外还有壮族43人,裕固族31人,满族28人,蒙古族21人,白族15人,苗族11人,维吾尔族、朝鲜族各10人,藏族9人,佤族8人,柯尔克孜族5人,土家族、京族各4人,彝族、哈尼族、黎族、土族各3人,瑶族、水族、锡伯族、怒族各2人,布依族、侗族、哈萨克族、羌族、赫哲族、未识别民族各1人。== 经济==
概述
2014年,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89亿元,比2013年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7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28亿元。 [52]
3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