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雷诺冰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莫雷诺冰川(Moreno Glacier)是指位于南美洲南端,南纬52度附近,在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境内仍在向前推进的少数活冰川。 莫雷诺冰川有20层楼之高,绵延30公里,有20万年历史。。

莫雷诺冰川原图链接
  • 中文名 ;莫雷诺冰川
  • 外文名 :Moreno Glacier
  • 位 置 :南美洲南端历史年限20万年历史
  • 长 度 :绵延30公里
  • 命名原因 :探险家弗朗西斯科·莫雷诺(Francisco Moreno)来命名

概述

是世界上少数活冰川之一。它发源于面积达13000平方公里的南巴塔哥尼亚冰原,该冰原为世界极圈外第二大冰原。

夏季时常可以看到“冰崩”奇观:一块块巨大的冰块落入阿根廷湖,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人屏息凝注,但很快,一切又都归于平静。

命名由来

莫雷诺冰川以探险家弗朗西斯科·莫雷诺(Francisco Moreno)来命名,他是19世纪研究此地区的先锋,并在保卫阿根廷领地上有重要贡献。 莫雷诺冰川在冰川界尚属“年轻”一族。莫雷诺冰川似一堵巨大的“冰墙”每天都在以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身临其下,似乎感受到冰川时代的气息。

冰川崩溃

1988年之前,每四年才发生一次“崩溃”现象,因为大气污染温度上升,每20分钟

就“崩溃”一次,有人说是它是大气污染指数的警钟。夏天气温平均10到17摄氏度。冬天最冷可至零下17度。 2012年 3月2日 [1] ,是四年来首次崩塌,并形成的冰川拱门。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活冰川,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莫雷诺冰川的一段呈冰堤状,冰堤把冰川与正对面的麦哲伦半岛连接起来。随着流水渗透冲刷,冰堤下部最终会形成一个拱门。当拱门上方的冰墙渐渐支撑不住时,便会轰然崩塌。莫雷诺冰川近几次崩塌发生于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此次崩塌由于是自2008年以来莫雷诺冰川首次崩塌,因此吸引大批游客前去观看。

冰川国家公园之环境

冰川国家公园的气候是巴塔哥尼亚型的干燥气候,长期干旱,只有冬季下雨,以及强劲的西风。在夏季平均最高气温19C,在冬季的平均最低气温1-5C。由于来自西边的干燥风的作用,以及地处广阔的平原,在卡拉法特的年平均降雨量达到300毫米,主要是在冬季。

冰川国家公园生活着不少稀有或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分趾蹄鹿水獭矮鹿羊驼秃鹰等一批稀有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喜欢群居的啮齿目动物南立大毛丝鼠是公园内特有的。公园内记载的鸟类达100多种,其中较为著名的品种有土卫五鸟、安第斯秃鹰、野鸭黑脖雀等。除鸟类之外,还有其它的脊椎类动物生活在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中。在哺乳动物中,有一群南安第斯的马形驼属动物居住在其他动物并不涉足的区域内。其他重要的脊椎动物有骆马、阿根廷灰狐狸、澳大利亚臭鼬等。

冰川国家公园的植被主要由两个界限明显的植被群组成:亚南极的巴塔哥尼亚森林和草原。森林中主要的指物种包括南方的山毛榉树、南极洲假山毛榉、晚樱科植物、苯巴比妥、虎耳草科植物、酷栗属植物也是其中典型的品种。巴塔哥尼亚草原由东而始,有一大片针茅草丛,其间散布着一些矮小的灌木丛。海拔1000米以上的半荒漠地区长有旱生植物垫子草,更高的西部区域则由冰雪覆盖的山麓和冰川组成。[2]

冰川国家公园之风景独好

冰川国家公园内的莫雷诺冰川犹如一条巨大冰舌,伸进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阿根廷湖。冰川表面如峭壁似的边缘,布满嶙峋的深隙。这些冰川的发源地巴塔哥尼亚冰盖是阿根廷、智利边界处一片辽阔的冰原。源自该处的冰川,或流往太平洋,或流往大西洋。阿根廷冰川群中,最大的是乌普萨拉冰川,伸展至阿根廷湖北端,常有澄蓝的巨大冰山流入湖中。莫雷诺冰川每隔两三年都会截断湖面一次,致使湖面水位上升,直到水流在冰坝底冲出一条涵沟,导致冰坝崩塌,湖水才能重新畅通。这种情况来回反复,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是公园的一大奇观。冰川有4公里长,大约150英尺高。公园管理处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观赏路径。一条路径是通过巨大的吊车把游客载到高达300米的高处,此时,巨大的冰川仿佛迫在眼前,一些冰山从你身边飘浮而过。冰川的前部陡峭得令人难以置信,冰川内部因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出现了许多的断裂。远处望去,整个冰川呈现出深蓝色调。

第二条路径朝向冰川前进的方向,从一条绝壁上过去,公园的服务机构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几条人行道,以便可以领略到不同部分的壮美景观。人行道的更大好处在于,它使游人可以观测到冰川底部的风景,还可以尽可能的靠近冰川的正面。这里的冰川令人称奇之处是它的变幻无穷。冰川平均每天大约要移动30厘米,这段距离听起来并不太远,连院子里的蜗牛走这段距离也废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观察十分钟以后,你就会听到一声巨响,接下来一块汽车大小的冰块就会落到海上;连续观察一个小时以后,很有可能会有一块房子大小的巨冰掉下来。[3]

冰川国家公园之潜在危机

首先,活动的冰川对于游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正因为它是活动的,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游客带来了些许的危险。这些年来,也曾有几个游客因为崩塌的冰体以及它们产生的巨大气浪冲击致死。所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需要游客注意自身安全。

其次,也许用不了多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最美丽的一道冰川就不得不改名了。蒙大拿州的冰河国家公园一度曾因150条壮观的冰河而闻名于世,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25条冰河,并且最新数据显示,剩下的这些河流也“将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消失殆尽”。这是一位生态学家在旧金山市召开的一次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的。今,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这里参观。同时冰川在每年春季和夏季形成的径流也成为这里的生态系统和居民的淡水来源。然而位于冰河国家公园的美国地质测量局下属北落基山脉科学中心的生态学家DanielFagre指出,问题是“所有的冰川正在消失”。

由该中心完成的最新观测显示,这里的冰川平均每年变薄1.7米,这一速度远远高于预期。最剧烈的变化来自Grinnell冰川——当人们在19世纪首次发现它时,这里的冰层厚度超过300米,然而如今,许多地方的冰层已经消失不见,曾经数千年不见阳光的土层就暴露在人们眼前。Fagre说,还被冰层覆盖的地区已成为大角盘羊吃草的好地方。盐湖城犹他大学的地理学家ThomasPainter解释说,温暖的气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Painter在这次会议上公布了自己关于美国西部积雪的研究结果。他说,同时起作用的还有炭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煤烟,它们会随着雨水落在冰层的表面。Painter指出,通过计算,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与正常情况相比,煤烟能够多吸收43%来自太阳光的热量。

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市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气候学家ClaireParkinson表示,这项研究为限制工业排放的炭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由”。然而也有学者对于炭黑的作用表示怀疑。马萨诸塞州达德利市Nichols学院的环境科学家MauriPelto表示,“这些冰川上早就有吹来的炭黑”,即便用任何手段也无法清除“风从周围地区带来的尘埃”。此外他强调,公园中并非所有冰川都在迅速消退,煤烟可能更多地对冰川每年新增的积雪产生影响。[4]

地理位置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坐落于阿根廷南部,这里是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南段巴塔哥尼亚山脉东侧,属巴塔哥尼亚高原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冰川公园所在的冰川湖名为阿根廷湖,湖的面积达1414平方公里。[5]

这里地处南纬52度高纬度地区,离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已经不远,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较为遥远,有约3小时的飞机航程,最近的城镇是30公里外的卡拉法特,所有旅行者必先到达卡拉法特然后才前来冰川国家公园。

主要景点

其中巴塔哥尼亚冰原是地球南半球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大的一片冰雪覆盖的陆地,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内共有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而公园所在的阿根廷湖接纳了来自周围几十条冰川的冰流和冰块,其中最著名的是莫雷诺冰川。

历史沿革

它的著名在于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冰川,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冰崩的奇观,1945年阿根廷将此地列为国家公园加以保护,198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发生的莫雷诺冰川大冰崩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根据考古方面的证据,约于10,000年前美洲土著首度来到冰川地区。1932年它跟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沃特顿湖国家公园(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联合在一起,成立了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Waterton-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是全世界的第一个国际和平公园。公园内共有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而公园所在的阿根廷湖接纳了来自周围几十条冰川的冰流和冰块,其中最著名的是莫雷诺冰川。它的著名在于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冰川,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冰崩的奇观, 1937年,根据阿根廷105433号令,这一地区首次被列为保护区。1945年阿根廷将此地列为国家公园加以保护。[6]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