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莲山杜鹃映山红(李本亭)

莲山杜鹃映山红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莲山杜鹃映山红》中国当代作家李本亭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莲山杜鹃映山红

每年春深时节,当黄灿灿的连翘、红白相间的桃李等山花谢尽芳华之后,久负盛名的莲山杜鹃——映山红便争芳吐艳了。“人间四月天,莲山赏杜鹃”,这已是五莲山区域和周边人们多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

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别称杜鹃、红杜鹃、满山红、清明花、山踯躅、山石榴。杜鹃花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世界上杜鹃花有850多种,其中530多种原产于我国。映山红是杜鹃花中常见的一种,泛指开红花的杜鹃,因其花开时映得满山皆红而得名。在很多资料中,一般认为杜鹃又名映山红,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辞源》中,“杜鹃”的解释为:“常绿灌木,高三四尺,叶椭圆深绿,茎叶有毛。春日开红紫花,也有白色,花冠漏斗状。”“映山红”的解释为:“山踯躅,一名映山红,指野生的杜鹃花。”也就是说,映山红并不等于杜鹃,野生的红花杜鹃才能称为映山红。杜鹃多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尤以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西藏3个省的种类最为丰富。但在江北,像五莲山(指五莲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五莲山和九仙山)这样拥有如此种类数量多、分布面积大、观赏花期长的野生杜鹃,则实属罕见了。

五莲山坐落在鲁东南日照市五莲县境内,濒临黄海,以奇峰异石著称,宋代大文豪苏轼盛赞“奇秀不减雁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五莲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6℃,年无霜期在20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800多毫米,气候宜人。映山红是一种生长缓慢性喜荫湿环境的常绿或半常绿灌木,也是一种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适宜生长的PH值在4.5-6之间。五莲山以赤松为优势树种,遍山松林,郁郁葱葱,土壤为酸性松毛腐殖土,肥力高、透气性好,满足了映山红生长的条件,因此得以遍山繁衍,成为闻名遐迩的特色景观。五莲山野生杜鹃以映山红为主,有映山红、兰槿(迎红杜鹃)、照山白三大品系,40多个品种,总面积近千公顷。在春夏之交,五莲山杜鹃花从山麓到山顶次第绽放,观赏期长达一个多月,形成了壮丽的杜鹃花海景观。其中,五莲山南苑、九仙山黑牛场与靴石南山是久负盛名的野生杜鹃三大观赏区。1990年华北六省一市杜鹃花协会专门到五莲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称赞五莲山为“江北第一杜鹃园”。1991年,五莲山风景名胜区被全国杜鹃花协会列为全国第二个杜鹃花保护区。自此,五莲山(九仙山)野生杜鹃花基地的美名开始享誉全国。

除久负盛名的映山红外,这里的兰槿和照山白两种杜鹃也姿态优美、各具特色。兰槿,即迎红杜鹃、尖叶杜鹃,亦名蓝荆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成片生长在五莲山、九仙山的背阴坡,树形扶疏,枝条松散,花色淡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兰槿的开放时间比映山红早20天左右,在春寒料峭的早春便开始绽放,一般3月底4月初进入盛花期,先开花后长叶,花瓣颜色为冷紫色,红中透着蓝晕,似红似粉,娇嫩鲜艳,其花期可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朝鲜族将迎红杜鹃称为“金达莱”,看作是春天的使者,坚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迎红杜鹃年年盛开,而近年来五莲山映山红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小年”现象,在映山红花势不旺的年头,迎红杜鹃便成为莲山杜鹃的主角。

照山白,别名照白杜鹃、小花杜鹃、铁石茶,杜鹃花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株形优美,叶青翠碧绿,花洁白素雅,气味芳香。在五莲山一般五六月份开花,满树盛开白色密集小花,如同雪花压树,漂亮极了。照山白全株有毒,春季的幼枝嫩叶毒性尤其大,牛羊等牲畜误食后可致死,乡人呼为“药羊草”。但其炮制去毒后是一味良药,有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照山白分布在五莲山的山坡灌丛、山谷、峭壁上,数量不多,花期又短,游人往往难得一睹芳容。

“不恋庭院恋深山,不恋沃土恋峭岩”,这是映山红品格的写照。五莲山为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地貌,山上多石少土,映山红深深扎根在山岩之中,掩映在松林灌丛之间,枝条旁逸斜出,高者数米、粗如儿臂,黑牛场杜鹃园的映山红“花王”高达2.5米,花簇直径达3米,树龄已有200多年。五莲山映山红品种有数十种,花型多样,花色绚丽。花型有漏斗状、伞状、筒状,花色有大红、深红、粉红、粉紫色等。每年“五一”前后,是映山红盛开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于新绿中喷薄而出,那怒放在山巅的红焰烈烈,恰似燃烧的火炬;绽放在山坡的擦肩接踵,如同涌动的晚霞;生长在谷底的争奇斗艳,好比流淌的胭脂,馨香袭人,与山光石景相映衬,宛如壮丽的天然画卷,引得八方游客穿行其间,流连忘返,如入仙境。清代隐居五莲山一带的诗人刘翼明曾赋诗《将入山》:“从此西南去,花开见杜鹃。无声啼夜月,有色染林泉。景美谁能恋,情深我又然。啸歌群壑接,禽鸟乐天全。”形象的刻画了五莲山野生杜鹃绮丽的景色。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相传,杜鹃为战国时蜀王杜宇所化,日夜哀鸣而啼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的情思。杜鹃花的花语是“永远属于你”,代表了爱情、爱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当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在九仙山,也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财主家美丽善良的子规姑娘与家里勤劳忠厚的长工牛三真心相爱,却被狠心的财主拆散,牛三被害死后化身为九仙山的石牛,子规姑娘也殉情变成了子规鸟,日夜在石牛所在区域哀鸣,口里吐出的鲜血染遍了这方土地。第二年春天,在子规鸟洒下鲜血的地方,神奇的生长出了一簇簇如霞似火的映山红。这个地方就是九仙山黑牛场杜鹃园,和与之毗邻的情侣峰情景区一起,已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爱情圣地。

五莲山野生杜鹃自然生长繁衍,历史悠久,至于始于何年已无从考证。五莲山有南苑杜鹃园,“南苑”过去指皇帝的御苑、出游的花园,杜甫有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据清康熙《五莲山志》记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敕建五莲山护国万寿光明寺后,光明寺僧人就在五莲山南面白鹤峰下辟建南花园,名为南苑杜鹃园,可以想见明代五莲山野生杜鹃已成规模。清初安丘文人刘正学《游五莲记》中记述:“是时山花盛开,红白出丛青中,如锦错。古树种种,盘山谷间,土人莫能识。樵子肩杜鹃,呼'花柴’,不可数记。”清代五莲山野生杜鹃之繁盛,由此可见一斑。

清末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光明寺日趋衰落,五莲山古树名木和映山红被滥挖乱伐,毁坏严重。1940年初,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二师张步云部移驻五莲山下的叩官村(1943年春,张步云公开投降日寇,被编为第三方面军暂编第一军,1943年7月被八路军滨海部队消灭大部,1944年9月五莲山区域全部解放),不但向周围村庄要钱要粮,还把五莲山周围的树木伐掉劈柴做饭,许多生长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映山红也沦为了“花柴”。张步云部盘踞在五莲山下数年,当地民众深受其害,五莲山树木和野生杜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也是五莲山区域古树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放后,饱经劫难的五莲山收归国有。1954年“五·四”青年节,昌潍地委组织数万青年上五莲山栽树,后来当地县乡也多次组织青年上山栽树,五莲山林地面积日益扩大,野生杜鹃花资源也得到了自然恢复。但由于缺乏管理,每当映山红开花季节,上山的游人随意攀折,附近村庄的群众也把映山红当薪柴砍了烧火,更有甚者连根刨出来装盆运到外地出售,野生杜鹃花资源年年遭到破坏。1988年4月,五莲县政府将映山红列为“县花”,并制定了《五莲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花管理的通告》,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对野生杜鹃花资源加强保护,对促进全县生态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五莲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林木资源尤其是映山红等珍稀物种进一步得到保护和发展

五莲山山奇花美,自明清时期就有赏花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五莲山庙会,此时满山遍野的兰槿、映山红次第开放,周边群众上山观花,到光明寺进香,人如潮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五莲山辟为风景区后,每年“五一”假期成为赏花盛会。如今,每年清明节上五莲山踏青看兰槿、“五一”赏映山红已蔚成风气。自2000年起,五莲县于“五一”期间举办“五莲之春杜鹃花节”,已成为山东有影响力的节庆品牌。

“五朵莲花峭峥嵘,历尽沧桑不老松。寺殿巍峨古风在,万壑捧满映山红”(“五莲仙境”碑题刻)。春深时节攀登五莲山,沿途而赏,漫山杜鹃竞秀吐艳,美不胜收。美丽的莲山杜鹃——映山红已成为五莲山的一大象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1]

作者简介

李本亭,山东省五莲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