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菌膠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9月29日 (四) 17:23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菌膠團'''()是細菌及其分泌的膠質物質組成的細小顆粒,是活性污泥的主體,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菌膠團()是細菌及其分泌的膠質物質組成的細小顆粒,是活性污泥的主體,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與菌膠團有關。

  • 菌膠團是細菌及其分泌的膠質物質組成的細小顆粒,是活性污泥的主體,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與菌膠團有關。
  • 菌膠團中的菌體,由於包埋於膠質中,故不易被原生動物吞噬,有利於沉降。菌膠團的形狀有球形、蘑菇形、橢圓形、分枝狀、垂絲狀及不規則形。

上述各菌膠團在活性污泥中均有,典型的有動膠菌屬(zoogloea itzigsohn),它有兩個種:枝狀動膠菌屬(Zoogloea ramigera)和垂(懸)絲狀動膠菌屬(Zoogloea filipendula)。

  • 有些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可形成一層黏液性物質,包圍在細胞壁外面。這層物質叫黏液層。黏液層的厚度不一定,其成分主要是多糖和果膠類物質。黏液的形成是細菌代謝作用的正常結果,但黏液與細菌的生長無關。當細菌運動時,黏液會從細胞表面剝離開來。當黏液層呈現均勻厚度時則稱為莢膜(capsule)。莢膜厚0.5~2.0nm,微莢膜厚5一10nm。

在正常情況,莢膜不會在細菌分裂後使它們黏在一起。但是,有些細菌的黏液層能黏結起來,使許多細菌成團塊狀生長,稱為菌膠團(zoogloea)或凍膠菌。並非所有的細菌都能形成菌膠團,能夠形成菌膠團的細菌,則稱為菌膠團細菌。不同細菌形成不同形狀的菌膠團,有分枝狀的、垂絲狀的、球形的、橢圓形的、蘑菇形的、片狀的以及各種不規則形狀的。菌膠團細菌藏在膠體物質內,一方面對動物的吞噬起保護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它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