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氏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菲氏麂
菲氏麂
原圖鏈接


中文学名:菲氏麂
拉丁学名:Muntiacus feae
别称:林麂、乌麂、费氏麂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偶蹄目
亚目:反刍亚目
科:鹿科
亚科:麂亚科
属:麂属
种:菲氏麂
亚种:无
命名者及年代:Thomas and Doria, 1889
英文名:Fea's Muntjac、Forest muntjac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哺乳类)——濒危(EN)

菲氏麂(学名:Muntiacus feae)是鹿科、麂属动物。体重约20千克,体长约104厘米,肩高约68厘米,臀高约70厘米,尾长约15厘米,耳长约11厘米,后足长约30厘米。体型大小与黑麂或赤麂相当,但前颌骨后缘在鼻骨前端1/3处接触。额腺及眶下腺明显。鼻骨的形状为中间长,两侧短,呈倒“V”字形。角的主于甚短,仅比眉叉稍长。额部、耳基及眼后至角基外侧的毛鲜棕色,两侧柄内前侧各有一条约2厘米宽的黑纹。耳缘褐色,内缘白色。体毛一般有3-4个色段。上体呈褐棕色,体侧显得黑暗,四肢近于黑色。腹毛由灰白、棕色和黑色三个色段组成。尾长,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显有别于赤麂,与黑亮毛色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菲氏亮角干长于角柄,头顶无长的棕色冠毛。菲氏麂栖息于落叶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灌丛间,多单独活动,受惊后常游过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隐蔽。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叶等为食。分布于缅甸、泰国、中国(不确定)。以草本植物和树叶、树皮、蘑菇、水果为食,甚至可能以鸟卵、鸟幼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1]

动物学史

中国国内首次于1982-1983年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和林芝县获得6只标本(张词祖等,1984),随后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也采得3只标本(马世来等,1986)。至于索科洛夫(Sokolov,1957)报道在云南金平县与屏边县附近采得1只标本,但经多次调查未能再证实有菲氏麂(马世来等,1986)。

生活习性

菲氏麂多单独活动,受惊后常游过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隐蔽。当被掠食者惊吓时,菲氏麂个体会发出吠声,可能是为了提醒同类注意危险,或者让掠食者知道它已经被发现。杂食动物,多以耐阴性草本植物及灌木嫩叶为食,喜食青苔和蕨类植物。以草本植物和树叶、树皮、蘑菇、水果为食,甚至可能以鸟卵、鸟幼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菲氏麂个体倾向于生长在树木茂密的地区,喜欢更易消化的植被而不是草。它们的瘤胃有两个盲囊,与吃草的偶蹄类相比,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相对较快。觅食主要发生在夜间;用蹄子和尖牙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形态特征

菲氏麂体重约20千克,体长约104厘米,肩高约68厘米,臀高约70厘米,尾长约15厘米,耳长约11厘米,后足长约30厘米。体型大小与黑麂或赤麂相当,但前颌骨后缘在鼻骨前端1/3处接触。额腺及眶下腺明显,额腺是麂属的特征,菲氏麂的额腺长5厘米左右。鼻骨的形状为中间长,两侧短,呈倒“V”字形。角的主于甚短,仅比眉叉稍长,几乎像蟹钳状。菲氏麂额部、耳基及眼后至角基外侧的毛鲜棕色,两侧柄内前侧各有一条约2厘米宽的黑纹,从眼上方一直延伸至角盘处,长约8厘米。耳缘褐色,内缘白色,额毛短,棕色,似赤麂而不同于黑麂(呈簇毛),颌部灰白色。体毛一般有3-4个色段,背部及体侧毛色,从毛基至毛尖的色段顺序为灰色、棕色、黑色。由于身体各部分毛的色段比例的差异,各部体色有所不同。菲氏麂上体呈褐棕色,体侧显得黑暗,四肢近于黑色。腹毛由灰白、棕色和黑色三个色段组成,以灰白段为主,鼠蹊部及后肢内侧白色。蹄上缭有白毛,形成窄而模糊的白色环纹。尾长,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显有别于赤麂,与黑亮毛色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菲氏亮角干长于角柄,头顶无长的棕色冠毛(黑麂头顶或角柄处有浅棕色长毛)。

分布范围

存在:分布于缅甸、泰国。 存在不确定:老挝、越南、中国(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北)。

栖息环境

菲氏麂在西藏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并靠近溪流且相对湿度大的针阔混交林或灌丛间。针叶树的建群种主要有黄山松、南方铁杉、杉木、马尾松、柳杉、粗榧等。植被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华山松、华北落叶松、辽东栎、桦木等;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有六道木、羊胡子草、蕨类等。主要以禾本科的野青茅、沼原草、芒、野古草等为建群种。生境条件极端特殊,气温低、湿度大、风力大、雨量充沛、雾日长、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1600米以上的中山区,断裂结构十分明显,群峰林立,峭壁重重,坡度40°-60°;坡顶较平缓,坡度5°-10°,形成局部优越的生态环境。年均气温5-7℃,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土壤湿润肥沃,土层厚度多在40厘米以上,pH值6-7,含有机质3-5%,最高达7.4%。

繁殖方式

每胎1仔(盛和林,1998)。雄性可能通过麂角搏斗或用尖牙,来争夺与雌性的接触机会,尽管对雌性的交配知之甚少。雄性很可能会保卫一个包含几个雌性的领地。菲氏麂象其他亚热带麂类一样可能全年繁殖,但繁殖可能集中在冬季。与其它麂亚科成员相比,鹿角较薄,说明雄性个体与鹿角的种内搏斗在配偶竞争中的作用可能不如其它麂。幼仔和母麂呆在一起直到他们成熟。菲氏麂和其他麂一样,与其他鹿相比,其寿命相对较短。很少有关于菲氏麂寿命的数据,但一只野生的菲氏麂在人工饲养中存活了近12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类)——濒危(EN)。

种群现状
在中国高黎贡山区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尚不清楚,无疑其数量是稀少的(盛和林,1998)。2001-2006年调查菲氏麂在中国西藏和云南分布区乱猎现象仍有发生,分布狭窄,栖息地被破坏严重,种群数量稀少。

致危原因
菲氏麂生活在植被茂密、湿度大的生境,可能这类生境是其分布的限制因素,森林采伐和环境改变不利于该种动物的生存。但在中国西藏,当地居民并不专门捕猎菲氏麂,且人口稀少,人类狩猎活动还不致于成为致危因素。致危原因需进一步调查(盛和林,1998)。

保护措施
菲氏麂在中国云南省境内有1200公顷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藏境内有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估计在西藏察隅自然保护区和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也有菲氏麂的活动。应保护好现有保护区内的菲氏麂种群。菲氏麂种群在中国分布范围狭小,数量稀少,建议对其种群数量、分布、生物学特性和致危原因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建议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視訊

Feas Muntjac pair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