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萝莉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萝莉控

来自 模玩社区 的图片

名称 萝莉控

用语出处 《洛丽塔

相关条目 萝莉正太控○○控

萝莉控捕食者不是萝莉控

是女权主义者

萝莉控(Lolicon),英文Lolita complex的缩写的音译,日语写作ロリコン,是对于特定类型人物有着特殊情结的用语“○○控”的其中一种。 [1]

简介

“萝莉控”,指对萝莉有强烈喜爱情结的人。

萝莉控的人群边界并无严格界线,只以喜好为共同入门标准,理论上男女老少均可以成为萝莉控。这种喜爱的程度和范围,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可统称萝莉控。

喜爱的范围可以仅限于ACG的萝莉(外表幼小/未成年的少女,ACG角色的年龄和外表的差距可以非常极端,参考合法萝莉、万年萝莉),也可以同时喜欢ACG的萝莉和三次元的外表幼小/未成年的少女。因为萝莉文化和萝莉控文化主要隶属于ACG文化,因此前两种情况占萝莉控群体的大部分,但也有不涉及ACG文化而单纯喜欢现实中的萝莉的情况。

喜爱程度上,倾向性较强的萝莉控,对萝莉比对成年女性会表现出明显更强烈的喜爱之情,倾向性较弱的,可能会萝莉和发育成熟的女性一起控,但自我认知仍包含“萝莉控”。

这种喜爱可以是好感、亲近感、保护欲,或者直接是对可爱事物的喜好等等,可爱即正义!可爱即正义!可爱即正义!不一定涉及性方面,或者可能涉及ACG的R-18或R-18的擦边球/玩梗。如果存在与现实中女童恋爱或发生性关系的期待,则此人同时是恋童癖。

起源及发展

“萝莉”(Loli)和“萝莉情结”(Lolita complex)均引申自“洛丽塔”(Lolita),而“洛丽塔”引申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的生造词“小仙女”(Nymphet,指9-14岁的性感少女),在英语中意为“性早熟的少女”。

洛丽塔(Lolita),我生命之光(light of my life),我欲念之火(fire of my loins)。我的罪恶(My sin),我的灵魂(my soul)。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日语语法中,有借用英文complex(情结)的第一个音,作为发音con的后缀,表达对某物特殊情结的用法,因此Lolita complex一词在在被日本文化吸收后简化为Lolicon(ロリコン)。

这个词语在日本最迟是在1970年代开始被广泛的使用着,吾妻ひでお等人的漫画世界中,一部分的媒体似乎已经广泛的流行着这种用法。从八十年代开始,“ロリコン”这个词汇流行起来,在内山亚纪的漫画“ロリコンドラブ”(1983)的影响之下,“体験告白 僕のロリコンドラブ”系列(1983)等等作品随之出版,而同时期“ロリコン大全集”(1983)、“ロリコン白書”(1982)等等的书籍也问世了。此外,日活(原“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在改组为日活时曾有段时间专出成人电影,现为Namco公司的子公司)曾以当时的招牌“にっかつロマンポルノ”成人电影系列作品,在1983年制作了名为“ロリコンハウス おしめりジュンコ”(青木琴美主演)的作品。另,作为萝莉控的反义词,将比起对成年男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男更具“性趣”的性向称作“正太控”(ショタコン)的用法,也被发现从1980年代开始,以御宅族、同人等等的狭隘圈子内被使用着。

这个词在ACG圈内圈外的舆论评价印象差距较大,圈内多数是表示理解,部分圈内人士认为真正的萝莉控不会做任何伤害萝莉的行为,他们只会在萝莉身边作为守护者的存在,对萝莉是怀着一种类似父亲的欣赏、关爱之情,而ACG圈外则存在较多的批判的声音,最常见的说法是将萝莉控与恋童癖等同,因此这个词在现实社会中也属于比较敏感的争议内容,如果男性在一些场合公开宣布自己是萝莉控可能导致自己社会性死亡八一老爷生前是个体面人,大家吐口痰再走吧;而女性自称萝莉控反而可能成为萌点。

华人地区现今多使用由和制英语“ロリコン”音译而来的「萝莉控」(英文Lolicon),早期亦多写作「罗莉控」、「罗莉空」、「萝莉空」,但近年来,「萝莉控」已逐渐演变为最多人使用的写法。

参考来源

  1. 萝莉控, 百家号,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