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营养学报

营养学报》创刊于1956年3月,1958年12月停刊。1981年11月起复刊后,一直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办,是中国营养学会唯一的学术刊物。2000年起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主办;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10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郭长江。《营养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刊登我国营养学研究成就,加强与国外学术交流[1],促进我国营养学科发展。编委均为国内知名营养学家,编辑部建立了完整的编辑出版和流程管理制度。读者对象是从事营养科研、教学医疗卫生、基础医学及食品科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目录

收录情况

《营养学报》是我国营养学期刊中唯一只刊出研究原著的学术期刊。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发行和交换关系,年均100余册,被国外权威检索机构CA、BA、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地区医学索引(WPRIM)和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国际期刊指南”,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

办刊条件

主要栏目

《营养学报》设有研究报告、实验技术、研究简报、专家论坛等栏目。

报道内容

该刊报道具有相当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的中国国内营养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就,内容有食物化学、实验营养、实用营养、临床营养、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他营养学的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也刊登学会动态,国际学术交流信息,并请专家撰写述评。

人员编制

据2017年第06期期刊内页显示,《营养学报》编辑部有责任编辑2人。

获奖情况

在国内年发行1.5万册,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等的来源期刊;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是国内300余种期刊的数据源期刊。 历年来《营养学报》均多次获奖。计有:期刊印制质量奖(1990);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1992);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2);全军优秀医学期刊(1996,1999,2004,2010);天津市优秀期刊奖、一级期刊(1997,1998);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0);中国科技期刊方阵 双效期刊(200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3,2009,2010);中国营养学会先进科普集体(2004,2008);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08);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2014)等。

投稿指南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2]、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中国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

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

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

九、作者需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十、投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投稿必复。

视频

营养学报 相关视频

专业解读: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就业如何?教你一招看数据,简单易懂
为什么有人说经常吃酸菜会“致癌”?听听营养学专家怎么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