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葛干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葛可久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葛干

人物简介


  葛干孙(1305~1353),字可久,长洲(苏州)人,是我国十四世纪前半叶一位杰出医学家。

人物生平

[1][2]
  世医出身,父葛应雷是当时名医,江南始传刘、张之学者。干孙体貌魁硕,喜好武术,后折节读书,但屡试不第,仍传父业为医。其世医出生,自岩稚之年随父学医,考察方脉,又份余年遍历江湖,从事临证,采用针药、推拿等法治病,皆获良效。对肺拼一病,诊治尤为独遭,其学术经验载于《十药神书》。
  葛氏著《十药神书》、《医学启蒙》等书。《明史》有传,谓“不肯为人治疾,或施之辄著奇效,名与金华朱丹溪埒”。《都公谭纂》载二人会诊,治江浙行省某平章中风案;《异林》载葛协助朱治浙中一女子瘵案,都可见葛朱二人交好,互相推崇,虚怀若谷的良好关系。

医学特色

[3]
  葛氏上承《内经》之旨,下受同时代金华名医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的影响,结合自己“三十余年,遍历江湖”对肺痨病的大最观察和实际治疗经验,本病的病因乃“火乘金位”,气血精津亏损。“盖因人之壮年,血气充聚,津液完足之际,不能守养,惟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欲,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精液”,虚火上炎,克伐肺金,而成肺痨病。葛氏认为,药邪致害是加重肺痨病,甚则促使死亡的重要因素。葛氏通过“吴中治痨,何止千万人”的反复验证,明确提出了滋阴润燥,填精益损,乃肺痨病的基本治则。在对肺痔病预后的认识上,葛氏基于多年治痨经验,深感“万病无如痨症之难”。认为本病预后凶险,“重则半年而毙,轻则一载而倾”。
  创制系列治痨方剂
  葛氏“日夜苦心,用志务在中病”,基于对肺痨病的博见卓识和丰富的治痨经验,创立了治疗肺痨病的十首系列方剂。它体现了葛氏对肺痨病不同病变时期的治疗思想,如肺痨呕血急宜凉血止血,肺痨后期注重调摄营养等。葛氏并将“用药次第,开列于后;用药之法,逐一条陈”,使这十首系列方,前后相应,互相贯通。“以今日观之,其十方中三方主血,三方主止咳,三方主营养,一方主镇静,对肺痨的治疗亦颇合理。”[4]
  重视配伍健中药物
  葛氏根据《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垂训,在制方用药时,重视配伍健中药物,以调理脾胃,顾护胃气,促进治痨药物的吸收和转输。如止嗽宁肺的保真汤中妙用陈皮、厚朴;滋阴扶羸的白凤膏中,以参苓平胃散末纳去核京枣中,填满鸭肚,文火同偎;填精生益的补髓丹中,掺入平胃散末,四君子汤末共为丸,皆寓有调理脾胃,“宽中行滞,导诸药各尽其运动之力而协和共济”的作用。
  提倡食补药治结合
  葛氏承《内经》“五谷为养,五果江苏中医助之,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以及“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对于“久痨虚惫”者,主张食补与药治结合,以食补为主,药治为辅。
  对后世治病的影响
  葛氏治房的思想,源渊流长,垂法后世。其治痨十首系列法,“明清以来,引用者很多,认为对肺痨病的早期治疗,确有良效。”[5]

参考来源

  1. 刘时觉. 丹溪九族师友考[J].. 中华医史杂志,. 1998(02):45-50. 
  2. 陈友新. 葛可久《十药神书》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3(01):35-38. 
  3. 高振华. 葛干孙论治肺痨病学术思想刍谈[J].. 江苏中医,. 1993(06):35-36. 
  4. 范行准. 中国医学史略[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6. 
  5. 范行准. 中国医学史略[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