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董世明 | |
---|---|
董世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移民荷兰,旅居荷兰20多年,同时经营着餐馆和贸易公司,曾任荷兰中厨协会会长,现任荷兰温州同乡会会长、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副主席。[1]
简介
董世明,男,目前在广州大学社科部工作,任社科部主任。兼任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获得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广州市优秀教师奖。
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各类项目共6项。一些研究成果被《新华文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有2项研究成果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获三等奖,还有一些成果获得其他类型的奖励。
2005年1月11日,荷兰国家 电视台第一台于晚上8点荷兰新闻黄金时段播放了关于董世明经营的蓝天酒楼进行企业改革的报道。一时间,蓝天酒楼东西合璧的、新颖、高水准的中餐烹饪及服务的演示,在荷兰各界引起巨大反响,让全荷华人为之振奋、鼓舞。蓝天酒楼和蓝天酒楼董事长董世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移民荷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而立之年的董世明为继承家产移民荷兰,出国前他在 家乡瑞安的工厂从事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十多年。较之其他辗转萍泊西欧的第三代 华人,董世明要幸运得多,因为在荷兰有爷爷的 餐馆为他遮风挡雨。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敏锐地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一头扎进了由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下称:中饮会)举办的中国名菜培训班,潜心钻研川、粤、浙、鲁等中国名菜烹饪,并学习餐馆酒楼管理等专业课程,考取了荷兰中餐大厨CHEFKOK文凭。同时,他还研读了酒水经营必修课,以荷、中文并举考取荷兰酒水营业执照。之后,他再到餐馆打工,并担任主厨6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开餐馆
1986年,董世明在与荷兰电讯中心城Hilversum相邻的Naarden市商业旺区开设了一间中型餐馆,这就是
“蓝天酒楼”。董世明决心从自己的餐馆开始创新中餐馆经营方式,他大胆地将当时荷兰中餐馆一般采用的230个菜式精选简化为60多个,并在食谱中增添川、浙、鲁等带有甜酸辣味的正宗中国菜。针对荷兰人大多早晨、中午吃 面包薯条加饮料等快餐,晚饭才进热食的习惯,他在同行中率先大幅度调整营业时间,改为下午5点钟才开门,这样既可节省开销,又可使员工有充分时间备料、午休、研习新菜。这些举措收效甚佳,引来同业纷纷效仿。 不久前,推广“美酒配佳肴”这一漂亮胜仗,也是董世明的杰作。据调查,目前荷兰中餐馆的葡萄酒销售额只占营业额的8%左右,做荷兰餐的餐馆却占31%,而葡萄酒的利润比普通餐高出三倍!于是,董世明礼聘荷兰著名法国葡萄酒代理商上门教授侍应生,还送侍应生到饮食学校酒水专业班培训,并聘请在中饮会担当设计、任教“酒肴搭配”新式中餐课程四大厨师之一的贤婿郑琦执掌酒楼业务。果然,蓝天酒楼食客云集,郑琦的拿手佳肴“红酒羊排”,“白葡萄酒𩠌红烧鱼”更成为酒楼招牌菜。
慈善事业
董世明在中国也投资了多个项目,涉及 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高科技等领域。董世明说:金钱,不是我的唯一目的,我毕生追求的是良知与社会价值。对事业,他拼搏、开拓、创新;对社会,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在荷兰,他和十几位热心人士创办了阿姆斯特丹华人国语学校,并一直担任校董会主席。他每年捐赠当地红十字会、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在中国,他资助“希望工程”10个贫困儿童上学,为赈灾、为家乡敬老院等慷慨解囊,尤其是给家乡筑路,一次就捐了30万元人民币。
论文
他撰写的论文《如何摆脱荷兰中餐馆所面困境问题的探讨》1999年发表在《欧洲时报》上,在荷兰侨界引起广泛讨论。
成就荣誉
他1987年便加入了刚刚成立的荷兰中厨协会,并于1991年任 秘书长,1997年任副会长,1999至2003年连任两届会长,与中厨协会一起成长,追逐理想。荷兰中厨协会一直以维护和树立华人餐饮业形象、推广中餐烹饪技艺为己任,在他任内,曾举办多届东方厨艺培训班,毕业学员多达数百人;曾多次和同业联合举办全荷华人以及全欧华人中式烹饪大赛;曾于1998年组团参加大连首届“世界华人烹饪技艺表演赛”,获团体金奖;曾于2000年协助荷兰政府创办属欧洲首家的中餐 烹饪学校。同时,中厨协会还多次组团回国进行厨艺考察、技术交流,先后与温州的五马美食林集团,北京的全聚德集团,广州的总工会、东方宾馆、大同酒家,杭州的楼外楼大菜馆,以及北京、大连、温州的厨艺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