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志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蒙志刚,出生于1975年,桂林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 教育经历1998年,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环境艺术专业;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客座教授。
获奖经历2007年
导演纪录片《Painting Gong-Fu》入围AOF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洛杉矶,美国。
参展记录
个展
2013年
《不进城》蒙志刚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7年
“越建筑/越会画” 蒙志刚个展,798大库艺术空间,北京;
群展
2017年
《花桥纪》,花桥美术馆,桂林;
2016年
《没有人的无名风景》,悦美术馆 ,北京;
“2016艺术北京“ ,北京农展馆当代馆,北京;
《造化》,萨拉曼卡艺术中心,澳大利亚;
2015年
《Global Impression》,柏斯达克文化基金会柏林狮子行宫,柏林;
《2015艺术都市-“别刻意”》,K11美术馆,上海;
《青年艺术100》项目展,北京农展馆,北京;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凤凰艺都画廊,北京;
《Not A State,But An Artistsu2019Colonyu2019》,智先画廊,北京;
《现在将来时》,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
《沉默如迷》,EGG画廊,北京;
《现在将来时》,艺术财经空间,北京;
《须臾尘埃》 蒙志刚、胡文丹双个展,名泰空间,北京;
2014年
《超折叠》,智先画廊,北京;
《狮子双年展》,澳门米高梅,澳门、里昂;
《青年艺术未来》,K11艺术空间,香港;
《天堂》跨界,云朵艺术中心,郑州;
《房间解释学》,智先画廊,北京;
《NEW ART FROM CHINA》,RH当代艺术,纽约;
2013年
《潜流》,视在空间,北京;
《第五元素》,颜文梁艺术奖,苏州美术馆,苏州;
《心与物游》,观澜湖当代艺术展,海口;
九城艺术联展项目,西安、广州、成都、上海;
2012年
大中国展《中国制造》,OXO Gallery,伦敦;
《齐物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中国制造》——贝纳通项目展,米兰,意大利;
“青年艺术100”项目展,798悦美术馆,阿拉里奥画廊,北京;
《和而不同》,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青年艺术100”推荐展之艺术突破主体展-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北京;
《走出波浪——A+A第六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1年
新星星艺术节,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首届《青年艺术100》,北京、广州、上海、无锡、香港;
《异城》蒙志刚、席华双个展,圣典画廊,北京;
2010年
《玲珑塔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袁晓岑艺术馆,昆明;
2008年
中国抽象艺术的当代力量,锦都艺术中心,北京;
“2007新锐”中国当代文献展,墙美术馆,北京;
2007年
导演纪录片《Painting Gong-Fu》入围AOF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洛杉矶,美国;
2006年
“原声时空——当代综合艺术展演”,北京。
艺术评论
多少楼台烟雨中——蒙志刚画中的建筑
文/孙国胜(《芭莎艺术》主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第一次见到阿蒙(蒙志刚)“建筑系列”的作品,脑中不由的浮现出杜牧《江南春》中的这句诗,虽然诗的意境和阿蒙的画境不尽相同。
亭坛楼阁,烟雨朦胧。阿蒙用极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将纠结着历史、人文和他个人情感的建筑表现出来。
建筑,小到遮风避雨,大到通达神明。阿蒙是学建筑出身,并且做过建筑、空间规划的工作,本应对建筑的物质性有强于常人的通晓,但他在绘画中却将建筑的精神性反复研磨。阿蒙在作品中极其细致的进行每一笔的描画,却不在专注建筑本身细节的表现,而是在点点滴滴的笔触中倾注个人的情感。
同时,阿蒙显然放弃了对建筑功能性的表现。建筑由人建造,并且赋予它们功能上得意义。但是在它建成之时即已脱离了人的意志而存在。它昔日是王侯将相的居所,今朝可能成为供人游乐的景点。但这一切的转变并不重要,也跟建筑本身无关。我们在阿蒙的画中难觅人的踪影,最大化保持了建筑自身的独立和单纯。
不管是貌似历史遗迹的《英烈亭》、《长宫远》,还是具有当今建筑特征的《青年居》《人民文化宫》,阿蒙没有在这建筑在历史或现在的功能上浪费笔墨。他将建筑主观重塑,这就使画面中的建筑与它现实存在的情形拉开了距离,放在了更加长久的时间维度当中。在这里,绘画所描摹的是什么建筑不再重要,而画面色彩和笔触给人的那种厚重与敦实凸显出来,这恰恰和建筑本身的共性所契合。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没有纠缠于是四百八十还是八百四十。同样,阿蒙绘画营造出的整体感让观众和作品间有了最直接的感情沟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