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栒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蒙自栒子(学名:Cotoneaster harrovianus Wils.)是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常绿灌木,高1.5-2米;枝条多分叉,幼时具黄灰色平贴绒毛,逐渐脱落无毛,呈暗褐色。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云南。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蒙自栒子
-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harrovianus Wils.
- 别 称 华西栒子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 目蔷薇亚目
- 科蔷薇科
- 亚 科苹果亚科
- 属栒子属
- 组密花组
- 系柳叶系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5-2米;枝条多分叉,幼时具黄灰色平贴绒毛,逐渐脱落无毛,呈暗褐色。叶片近革质,椭圆长圆形或卵形,稀倒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有小凸尖,基部楔形,上面幼时微具柔毛,老时近无毛,稍具皱纹,中脉及侧脉均下陷,下面初期密生黄色绒毛,以后脱落,最后近无毛,有白霜,侧脉8-10对,显著突起;叶柄长4-5毫米,具柔毛。复聚伞花序有密生花朵,长2-2.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密被柔毛;花梗甚短,几无梗;苞片线状披针形,有毛;花直径5-6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密生绒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具绒毛,内面无毛或仅先端微具柔毛;花瓣平展,宽卵形,长2-2.5毫米,先端圆钝而有缺刻,基部近无爪。内面基部微有柔毛;雄蕊20,较花瓣稍短,花药紫色;花柱2,几与雄蕊等长,离生;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椭圆形,直径8毫米,暗红色,常具2小核。花期5-6月,果期9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蒙自栒子的根皮、果及种子。
功效:消肿解毒、补肾壮阳。
主治:治恶疮肿毒、虫蛇咬伤、痈疽疮疖、肾阳虚衰、遗尿、早泄、阳痿、遗精。
性味归经:苦,凉。心、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根皮捣敷患处。
物种区别
该种和毡毛栒子很近似,区别在于后者叶片稍小,长1-2.5厘米,椭圆形或卵形,下面绒毛永存,花序较小,果实球形或卵形。又和厚叶栒子的区别在于后者叶片较厚,革质,绒毛永存,倒卵形至椭圆形,果实倒卵形,可以区别。
繁殖方法
播种:全缘栒子当年种子发芽率40%左右,种子催芽十分困难,采用隔年埋藏预处理法是最可靠的种子处理方法。土壤结冻前,将采收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每天换水1次,水量应超过种子体积的10倍以上,4昼夜后,捞出种子控干,混入种子体积2-3倍的湿河沙,种沙湿度保持在60%,放入埋藏窖中。第3年春播前5日将种沙取出,检查种子萌动状况。种子裂口率不足1/3时,将种子筛出,白天在阳光下晾晒、翻动、喷水,夜间将种子温度控制在15-20℃,如此重复,达到播种要求为止。 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开4厘米深沟,宽3-5厘米,每米播种200-300粒,播后覆0.6-0.8厘米薄土,上再覆1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水分蒸发,每亩播种量6.67-10千克。
分株:将母株四周萌发出的根孽苗挖出,栽于苗圃进行培养。 扦插:5月中旬至6月上旬剪取当年生长健壮、组织充实的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长度10-15厘米,粗度0.4-0.6厘米,带2-3个叶片。上剪口平面形,下切口马耳形。将苗圃地进行深翻整地捡去杂草,耙细整平作床,床面宽100厘米,步道宽30厘米,床高15-20厘米,床长10米。剪取插穗,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200毫克/升ABT-1号生根粉或NAA(萘乙酸)浸泡2小时。将处理后的插穗直插于床中,株行距为5厘米×10厘米,扦插深度位8-10厘米。扦插后,立即浇透水,保证苗床的湿度在85%左右,晴天每天早晚利用微喷系统各喷1次水,阴雨天不喷水,20天后每隔3天喷1次水,温度过高时应覆盖遮阳网,结合浇水应及时除去圃地内的杂草。
嫁接:砧木选择: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山荆子作为嫁接砧木。
接穗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选取1年生发育良好的健壮枝条,在整个休眠期进行采集,每50或100条为一捆。如不及时嫁接,穗条采回整理后,要及时放在低温保湿的窖内贮藏,温度要求4℃以下,湿度达90%以上,在窖内贮藏时,应将穗条下半部埋在湿沙中,上半截露在外面,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离,窖口要盖严,保持窖内温度和湿度。
嫁接方法:嫁接分芽接和枝接2种。芽接采用T型接法,一般在7-8月进行。枝接可采用劈接、切接和皮下接,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一定要掌握在接穗未发芽,砧木树液已开始流动时进行。
嫁接苗管理:芽接苗成活后,翌年春发芽前需要剪砧,将芽接0.50厘米以上的砧木剪除。枝接苗成活后,当接后新梢基部木质化后,检查伤口愈合状况,如愈合,应及时松绑;若未愈合,应重新绑上,1个月后再次检查,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后再解除塑料条。无论芽接还是枝接,应随时除去萌蘖。如未接活,应保留1-2个萌蘖条,夏季可进行芽接。在苗木生长速生期,可采取追肥措施,每株追施尿素0.5-1千克。[2]
栽培技术
为促进全缘栒子尽早开花结实,培育优质园林绿化苗木,可参照果树整形修剪技术,对全缘栒子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 定干:留干高度为70-100厘米。健壮的苗木定干时,要利用中上部的横生芽或横生分枝作为整形带,为今后开张主枝角度打下良好基础。定干时的剪口必须在苗木中上部的饱满芽处剪,以保证抽生健壮旺枝。定干宜在春季进行。 骨干枝的培育:定干后,在每年的中干延长枝饱满芽处进行修剪,保持剪口处抽生的第1个枝条直立向上生长,培养健壮的中心干。整形修剪的原则是保证早期产量的前提下,该剪就剪,该留就留,不可因小失大,破坏树形结构,造成以后整形的困难。理想的树形应该是上部枝稀、下部枝密、外部枝稀、中部枝密。[3]
病虫防治
轮纹病:6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80%多菌灵800倍液。
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在发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蕾期喷1次600倍液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红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20%乳油灭扫利,每亩用量25毫升。
桃小食心虫: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48%乐斯本乳油300-500倍液,喷湿地面,将地表耙松。在幼虫初孵期,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周后再喷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4]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蒙自栒子的根皮、果及种子。
功效:消肿解毒、补肾壮阳。
主治:治恶疮肿毒、虫蛇咬伤、痈疽疮疖、肾阳虚衰、遗尿、早泄、阳痿、遗精。
性味归经:苦,凉。心、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根皮捣敷患处。
物种区别
该种和毡毛栒子很近似,区别在于后者叶片稍小,长1-2.5厘米,椭圆形或卵形,下面绒毛永存,花序较小,果实球形或卵形。又和厚叶栒子的区别在于后者叶片较厚,革质,绒毛永存,倒卵形至椭圆形,果实倒卵形,可以区别。
观赏:树形低矮,枝叶繁密,初夏繁花似锦,晚秋叶色红亮,红果累累。宜作基础种植材料,可在岩石园、水池边、山石旁配植,斜坡丛植,草坪散植;还是树桩、山水盆景的好材料。
药用:枝叶、果实具有祛风湿、止血、消炎的功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