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蔡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蔡园镇是全国百强县(市)——迁安市的经济强镇,总面积55.71平方千米,辖 26 个行政村, 总人口26076人(2017年)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一级经济开发区内,西距北京、天津 200 公里 ,北靠燕山与承德接壤,东距开放港口城市秦皇岛 100 公里 ,南距京唐港 90 公里 。

2019年10月,蔡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建制沿革

1953年建蔡园乡,

1958年属钢铁公社,

1961年成立蔡园公社,

1984年改乡。

1992年,撤销蔡园、孟官营2个乡,合并设立蔡园镇。

1996年,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蔡园、好树店、灵山、二郎庙小杨庄、北小店、大杨庄、靠山、横山子、张家窑、北屯、蔡家洼、孟官营、小石岭、吴官营、王李庄、小蔡庄、刘庄子、新庄、朱家庄、杨官营、玄安子、玄家洼、马官营、刘湾子、李庄子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蔡园村。

行政区划

蔡园镇、蔡园村、北屯村、大杨庄村、李庄子村、郝树店村、张家窑村、刘湾子村、靠山村、灵山村、小杨庄村、马官营村、玄家洼村、蔡家洼村、二郎庙村、玄安子村、吴官营村、小石岭村、王李庄村、小蔡庄村、孟官营村、刘庄子村、新庄村、朱庄子村、杨官营村、恒山子村、小店村

自然资源

境内铁矿资源丰富,占迁安市铁矿资源总储量的 1/ 4。河北省第二大河 -- 滦河及其支流沙河纵贯全境,水资源丰富。镇域内卑水铁路、野兴公路纵贯南北,距京沈高速公路及 102 国道仅 18 公里 ,交通十分便捷。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蔡园镇结合本镇资源丰富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工业重镇、旅游名镇、板栗大镇”三大工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镇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6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9.1 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 20663.74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 8100 元,在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排名中,蔡园镇位列全国千强镇第 229 位,居河北省第四位。[2]

经济概况

2000年,蔡园镇广大党员干部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目标,狠抓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几项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九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461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完成财政收入2188.3万元,占年目标的101.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6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0元,比上年增长1.2%;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上缴税金分别达到14976万元和12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0.4%和18.5%;乡镇企业总产值和利润分别为157139万元和1114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8%和41.6%;粮食产量5153吨,果品产量达到3656吨,比上年增长12.5%。 【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在项目建设上一是巩固前段成果,抓好新上项目后续工作的落实,重点抓好蜂窝纸板厂产品的市场开发,在开拓产品市场上狠下工夫,促进企业尽快达产增效,已先后与青岛海尔冰箱厂、北京环宇开发公司、安阳显像管厂签定了销售合同,供应板、芯及托盘等产品,同时正在与广东东莞越发蜂窝纸制品有限公司洽谈,强强联合组建北方包装生产基地。二是抓住铁精粉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巩固矿业生产,不断扩大规模,有水快流,加速企业资本周转,增加企业效益。2000年全镇矿业扩规模总投入达500多万元,镇内共计新建烧结竖炉6座,铁矿5座,年可增加铁精粉产量15万吨,球团产量12万吨,全镇可增加工业产值7600万元。

【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迅速】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上,紧紧围绕已确定的“三大主导产业、两项重点”的思路,精心安排,合力攻坚,全镇人民热情投入,广泛参与,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突破。1、以板栗为重点的林果业生产。2000年,蔡园镇结合镇情,确立了“压杂树、压老树,压杂粮,大上板栗扩规模”的思路。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栽植,分户管理的方式。该工程完工后,加之现有的1万亩,将形成连片15000亩的板栗生产基地。2、以平菇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2000年全镇农业生产因旱灾严重而减产减收,镇党委、政府把平菇、双孢菇生产作为减少旱灾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工程,多次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采取典型引路,现场参观,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经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全镇平菇生产达到50万棒,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66.7%,走在全市前列。3、以牛、猪、鸡为重点的畜牧生产。在养鸡业上,继续依托秦皇岛正大集团,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全镇共有规模养殖场25个,养殖小区一个,全年出栏肉鸡36万只,占年度目标的103%。新建肉牛养殖场2个,奶牛养殖场2个,其中:300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已完成出栏2750头,占市目标102%。全镇共有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28个,瘦肉型猪存栏2.1万头,占年目标105%。此外,鹿、肉鸽、肉狗等一些特种养殖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以推广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全镇共打井9眼,完成引水工程一处,建容积30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东部大渠的修复工作已经开工,全年新增水浇地面积1500亩,使全镇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5、土地复垦。累计动用推土机1600多个台班,装载机180个台班,累计动土石方120万立方米,总投入达300多万元,完成造地1560亩。其中二郎庙、李庄子等村一次造地面积都在200亩以上。 灵山旅游区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镇继续实施城建启动战略,学习沿海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主体二层商业楼区,将未建的闲散空地继续建齐,年内开工建设21处。二是道路两旁进行了铺砖硬化,建好花池,统一栽植树木,路灯全部完善好,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主街区。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蔡园镇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的突破口来抓,按照“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增加效益”的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私营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参与企业改制,参与项目建设,促其不断上规模,上档次。2000年,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上缴税金、新增投入分别完成14976万元、1287万元和1960万元,分别占年目标的127%、106%和109%。

工业发展

全力打造 “ 工业重镇 ” ,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材料充足易购的优势,坚持走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之路,以工业带动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加速产业聚集,搭建工业发展平台的有效途径。在发展中,蔡园镇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于 2002 年启动了规划面积 10000 余亩的工业园区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 5000 余万元,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园区内供水、供电设施配套,并形成了三横三纵的良好交通布局,同时镇党委、政府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在行政审批、用水、用电、征、占地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大大提高了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目前,已有轧一联成公司、龙霸炉料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落户园区。

以钢铁产业为龙头。 几年来,先后引进了浙江金洲集团、天津轧一集团、四方钢铁公司等大企业在我镇投资兴业。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 15 个工业重点项目,形成了迁安轧一钢铁集团、四方炼铁公司两大龙头骨干企业。其中,迁安轧一钢铁集团于2004年接收金京后,先后累计投资22亿元,建设了2座 580M3 、1座 450M3 高炉;1座160吨转炉、一条 1250MM 热轧带钢生产线,形成了铁、钢、材各2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成为迁安地方钢铁企业的骨干。四方炼铁公司于2001年开工建设,实施了80万吨中宽带、60万吨线材等项目建设,成为该镇的纳税大户。 到 2006 年底,全镇各类工业企业达到 57 家,从业人员近 6000 人;工业总产值达到 62 亿元,实现利税 3 亿元。

以非钢产业为补充。在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的同时,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优势产业吸引配套非钢产业项目,提升非钢产业比重, 进一步优化全镇产业结构。几年来,先后有北京支点纸制品有限公司、龙霸炉料有限公司等项目落户,重点实施了法国液化空气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4 亿元的 2 台 21000 M3 制氧设施项目(供迁安轧一钢铁集团炼钢使用)以及三江机械制造、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投资 3500 万元的机械制造、安装项目的谋划洽谈工作,争取早日立项,早日开工,加快产业配套融合,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3]

旅游发展

全力打造“旅游名镇”,提高城镇功能品位

蔡园镇旅游资源丰富,老马识途、秦王征东等历史典故均发生在这里,总面积 15 平方公里的灵山旅游区以山奇、水灵、石秀、境幽著名,是国家 AA 级旅游景区。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将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使全镇小城镇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搞好科学规划。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钢铁工业为依托,以发展旅游业为亮点,以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现代化的产业格局”的整体思路,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将镇区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居民住宅区、灵山旅游区,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布局清晰、定位明确,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以灵山旅游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几年来,投资5000万元对灵山景区进行全面升级,使景区形成了以白塔寺、白果树、圣水井为代表的四大绝景、六大景区、二十八奇观的规模,2004年7月成为国家 AA 级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现景区二期工程已启动,投资1800万元,结合景区优久的文化底蕴,修建了佛教人士集会朝拜场所——万佛殿,目前已完成二层主体建设,预计到2007年底完成全部主体建设。

基础设施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镇域总体规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绿化区、商业区两大工程,以灵山开发路为轴线的5华里绿化区,配套建设了1600亩的绿化带,道路两侧全部安装路灯;商业区完成了62幢平改楼、90幢商贸楼工程。大力实施标志性建筑工程,先后建成了镇标、高标准汉白玉桥、南北两端广告塔等标志性建筑,提升了城镇品位。为方便群众出行,投资500万元,启动了客运站建设。电力基础设施方面,几年来实施了一批电网改造项目,现有 1 个 11 万千伏安、 2 个 3.5 万千伏安变电站,全镇生产生活用电充足。

优化全镇路网结构。几年来, 投资 2500 万元,修建了灵山开发路、万太路蔡园段等 4 条主要干道,实现了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的十字骨干结构,同时在各村配套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并完成了80%以上道路的硬化,使全镇交通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种植业发展

全力打造“板栗大镇”,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业。 围绕本地优势,抓住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业, 与河北省农科院探索合作实施了千亩板栗、核桃嫁接改良工程,连续三年内完成了优质板栗、核桃嫁接近 8000 亩, 现全镇板栗总面积达到2万亩,人均达1亩,并建成了一个3184亩的板栗种植园,成为农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以玄安子村蛋鸡养殖为龙头,注册了“朝阳”牌鸡蛋商标,在玄安子村建立了蛋鸡养殖协会一个,并建成了存栏10万只的蛋鸡养殖小区,吸引了30余户村民加入协会,使蛋鸡养殖成为富民强镇的新亮点。启动了孟官营村500头规模肉猪养殖小区,预计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有效吸引了当地农户投资入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利用当地富足的酸梨产品,由北京金明仕饮料公司协助设计,投资2 00 万元开发了旗凤饮料公司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梨饮料,目前已完成了品牌注册,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年可产安梨汁 2000 吨。[4]

新农村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彻底改变农村现况

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使全镇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走硬化路、喝干净水、看清晰电视、用卫生厕所、居优美环境”成为农村现实。

全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到 2006 年底,全镇已累计投入资金 1.3 亿元,铺设水泥路 41040 米 ,完成铺设路牙石 51640 米 ,铺步道砖 126500 平方米 ;完成绿化 46 余万株;新建沼气池 301 个,达到养殖户数的 100% ,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村一个(蔡园村),实现 9 栋住宅楼 450 户集中供气;不断加大“村村通”工程,全镇 26 个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村数达到 15 个。

高标准创建文明生态明星村。以蔡园村、刘湾子村两个村为试点,培育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典型。其中,蔡园村已累计完成投入 9730 万元,建成高标准居民住宅楼 9 栋,文体活动场所、音乐喷泉广场、露天大型游泳池、超市连锁店、灯光篮球场等附属设施已全部竣工,基本形成了“统一格式、统一供暖、统一供水、统一网络、统一能源”的新型农民住宅。刘湾子村 4 栋居民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村委会办公楼、老年公寓、文化娱乐场所等附属设施建设将于 2007 年底前全部完成。

多元化筹集资金。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到位,镇党委、政府采取了多元化的集资方式,除镇财政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专项补助奖励资金外,大力推行“一帮一”、“一帮二”、“二帮一” 村村共建、结对帮扶的方式筹集资金,鼓励各村带着项目争取资金,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新能源”等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周边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做到建管并重,不断巩固创建成果。经济条件好的村,主街区全部配置了垃圾桶,组建专门保洁队伍;经济条件一般的村采取专业队伍与农户门前三包相结合的办法管护;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村采取义务清扫队与实行农户门前三包的办法管护。并把管护办法纳入村规民约以约束村民自觉爱护公共卫生,营造村民自己管护村内卫生,大家动手共创整洁美好环境的浓厚氛围。

社会事业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打造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年来累计为 3 万余人报销医疗费用 210 万元。投资 420 万元,新建了镇级卫生院;对农村卫生所进行了改造,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群众就医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提高了全镇整体医疗水平。率先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 2326 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撤并小学 6 所,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投资 100 余万元,对全镇中小学危旧校舍进行改造,提升了教育硬件设施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的农民运动会,保持了“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荣誉称号。全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狠抓各项人口控制措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治理战役,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几年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发生。目前,镇域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基础设施齐全,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5]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蔡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