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薄伽丘----意大利

於 2019年3月1日 (五) 20:27 由 Yuig04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詩人、人文主義者。他6歲開始學習拉丁文語法,閱讀奧維德的神話、羅馬史以及但丁作品。13歲時隨父親來到那不勒斯,在銀行當學徒。幾年的學徒生涯使薄伽丘見多識廣,接觸到來自意大利各地、歐洲大陸和亞洲、非洲的各色商人、冒險家和水手以及那不勒斯社會各階層。這些經歷和見聞都為其日後的敘事作品提供了素材。薄伽丘對從商不感興趣,不久進入那不勒斯大學學習法律。此間,他積極閱讀但丁、賀拉斯、塞內加、聖奧古斯丁以及羅馬諷刺詩人普里西烏斯的大量作品,深入了解希臘和拜占庭的文化,探索用世俗語言創作詩歌的種種形式。1335年左右他創作了八行體長篇敘事詩《菲洛斯特拉托》。全詩主要取材於古希臘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羅與克瑞西達的故事。其他代表作有《十日談》

喬萬尼·薄伽丘
原文名 Giovanni Boccaccio
出生 1313年6月16日
巴黎或契塔爾多
逝世 1375年12月21日
國籍 佛羅倫薩共和國
別名 卜伽丘
職業 作家,詩人
知名作品 十日談》、《菲洛柯洛》、《苔塞伊達》《但丁傳》

十日談 (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意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 該作講述134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讚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欲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意大利近代評論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談》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 [1]

                                                 内容简介

封面 在佛羅倫薩鬧瘟疫期間的一個清晨,7個美麗年輕而富有教養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個英俊而富有熱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們的情人,別的幾位和他們還有親戚關係。他們決心帶着僕人,離開佛羅倫薩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他們相約,兩天後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別墅里去躲避瘟疫。那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翠綠的樹木環繞,還有曲折的走廊,精緻的壁畫、清澈的清泉和悅目的花草,地窖里還藏着香味濃郁的美酒。這10位年輕人每天不是唱歌彈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氣逼人的夏季里,他們坐在綠草茵茵的樹蔭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講一個優秀動聽的故事,以此來愉快地度過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光,他們一共講了10天(其中因為種種原因耽誤了5天,共計15天,但是就講故事的時間而言還是10天),10天合計講了100故事,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談》。

作品影響編輯 《十日談》為意大利藝術散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 《十日談》問世後,很快被譯成歐洲各國文字,深受歡迎。英國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國納瓦爾的《七日談》,都是摹仿《十日談》之作。德·維加、莎士比亞、萊辛、歌德、普希金、濟慈等也都曾從《十日談》故事中汲取過創作素材。 意大利評論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稱之為《人曲》。

藝術特徵 ①採用故事會的形式,以框架結構把這些故事有機地組成一個嚴 十日談 十日談 謹、和諧的敘述系統。大瘟疫是一個引子,點明社會現狀,為作品提供時代底色,100個故事在命題下展開,故事中的人物也常講故事,這樣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鮮明表達作者的情感、觀念,又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複雜有序。 ②語言特色。它以古典名著為典範,吸收了民間口語特點,語言精練、流暢,又俏皮、生動,描寫時間人物微妙盡致又靈動多姿。 ③對時代進行了全景式的描繪,並刻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囊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概括生活現象,描摹自然,敘寫細節,刻畫心理。 ④《十日談》中的喜劇精神。以人文主義的理性精神對教士的醜行進行嘲諷,具有狂歡化的喜劇特色。 《十日談》的行文以樸素的口語為特色,敘述簡潔明快、生動緊湊,沒有繁文虛飾,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獨特形式

創作背景編輯 1348年,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該書所指的 瘟疫是14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這個名詞就來源於此)。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大批的屍體運到城外。從3月到7月,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薩城,變得墳場遍地,屍骨滿野,慘不忍睹。這件事給當時意大利一位偉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響。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歷時5年,寫下了《十日談》。 據薄伽丘講,《十日談》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據的。作品中歌頌了現世生活,讚美愛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頌自由愛情的可貴,肯定人們的聰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殘暴,基督教會的罪惡,教士修女的虛偽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羅倫薩長大的,他從小嚮往民主自由,對教會的黑暗統治表示不滿,長大後,多次參加政治活動,反對封建專制。《十日談》就是他反封建反教會的有力武器。 《十日談》里的故事來源廣泛,薄伽丘廣擷博採,從歷史事件、中世紀傳說和東方民間故事(如《七哲人書》、《一千零一夜》等)中汲取素材。但薄伽丘把這些故事的情節移植於意大利,以人文主義思想加以改造和再創作。 [4]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