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凫林牧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薄凫林牧场 |
---|
|
薄凫林牧场位于香港薄扶林道141号A, 由薄扶林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活化而成,是发展局第四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的保育项目,并以薄扶林的旧称“薄凫林”命名(“凫”粤音读“扶”), 是当时牧场经理的居所,早于1887年落成,拥有过百年历史,2009年被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历史背景
1887年,苏格兰外科医生孟生为向本地外籍人士供应安全新鲜的牛奶,特别从英国购入乳牛,并选址在薄扶林兴建牛奶公司牧场。后来牧场不断扩大,全盛时期不但饲养多逾三千头乳牛,牧场面积更达三百亩,范围横跨现时的华富邨、贝沙湾、置富花园及沙宣道一带,当时四周建有牛房、草芦之馀,更散落多幢员工宿舍,只是牧场到了1985年停运后,许多旧建筑均被清拆或遭到荒废,仅馀少量得以保存,而现在的薄凫林牧场正是其一。[1]
活化薄扶林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
发展局第四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项目之一薄凫林牧场2023年3月起开幕,项目期望透过展览、工作坊、导赏团等,展现牧场牛奶公司的历史与薄扶林村的发展, 薄凫林牧场现时与薄扶林村居民合作,由村民带领的导赏团。
牧场特意沿用古名薄凫林(“凫”读音亦作“扶”),而事实上,2022年4月才开幕试业的薄凫林牧场,正是现今唯一尚存的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这里由寓所、佣工宿舍及车库组成,其中建于十九世纪末、作为经理寓所的主楼宝马(Braemar),便是根据1919年宿舍的外貌记录进行复修。
薄凫林牧场入口处有一座以厚实麻石建成的小屋,建于1887年汽车仍未普及的时代,却在历史文件上被称作车库。天花采用双筒双瓦的西式传统建筑手法,有底瓦及面瓦两层,中间还有少见的木架支撑结构。门口一条长长的铁锁,都有百年历史痕迹。
主楼只有一厅两房,面积虽小,但却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底层为花岗岩石组成基座,是殖民建筑常见结构,4面石墙上开了3个圆形窗户,形成通风走廊,将湿度及热气排走。[2]
大楼有两条楼梯,一条供主人使用,另一条较窄的则是佣人行走。主楼梯进入室内大厅,有一座前后相连的铸铁壁炉、烟囱,细致的窗口装饰等,都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建筑特色。
主人睡房,带有欧陆式的风格,向外突出的飘窗,景色格外开扬广阔,更可眺望西高山。原装的红色水磨石窗台,还有传统的窗门百页,都忠实重现眼前。另一间房则有电视展出薄扶林村的摄影作品,还有一个社区回忆档案,图书索引柜之中集合了各人意见及感受,共同累积经验和想法。
睡房更有通道连接阳台,曾入住的卓氏兄弟,因为家人众多,因此将这阳台密封辟作房间。复修时特意将围板拆除,重现外廊的本来宽大的露台及拱柱原貌。为了方便伤健人士,考虑到不破坏文物,阳台旁边建成一条全新坡道代替升降机,在此更可眺望东博寮海峡的黄昏美景。
最吸引的还是珍贵的展品收藏,不论牛奶樽、雪糕盒及宣传单张等旧物,或是展现牧场风貌的多帧黑白老照片,均诉说着牛奶公司逾百年的历史故事。薄凫林牧场督导委员会成员冼昭行表示,是次复修计划期望展现香港历史中人与土地的关系。[3]
游毕薄凫林牧场, 参加由牧场安排的付费导赏团, 由居民担当的导赏员走访薄扶林村, 同时又邀来村内妇女组成村姑工房,介绍各种传统手艺,由扎染缝纫、狮头扎作,以至制作客家擂茶及炸糖环等地方食品,都令人对昔日薄扶林村有更深入的了解 。 越过乡公所等建筑后,直向山坡上的草芦进发。原来当时牛奶公司在山头四周兴建了牛棚、粪池等多项设施,其中由石砖砌成的圆柱形草芦,便专供放置牧牛粮草之用,这些设施现已荒废, 隐没丛林中。 [4]
市民参观薄凫林牧场后,亦可参观薄扶林村周边的历史建筑如大学堂, 伯大尼修院, 修院旁边由牧场牛棚改建而成的惠康剧场, 薄扶林水塘等。
交通
交通:可于港铁坚尼地城站转乘23或23M小巴至薄扶林村;或中环站转乘30X 巴士于薄扶林村下车。
视频
参考来源
- ↑ 【本地游】薄凫林牧场看薄扶林前世今生. 坚料网. 2022-06-12 [2023-03-24].
- ↑ 【亲子好去处】探秘薄凫林牧场前世今生 百年建筑+英伦风打卡位【附预约方法】. Topick. 2022-05-02 [2023-03-25].
- ↑ 薄凫林牧场|活化后正式开幕门外设“假牛”供挤奶拟引入真牛. HK01. 2024-03-24 [2023-03-24].
- ↑ 薄凫林牧场 The Pokfulam Farm. 随我行. [2023-03-24].
- 薄凫林牧场的Facebook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