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藏族碉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藏族碉房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藏族碉房

外文名称;"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

地区;中国西南青藏高原及内蒙部分地区

房屋结构;石木结构

最早出现时间;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

藏族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

简介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概述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而在藏东昌都和藏东南的林芝、波密、察隅等地则较少一层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使然。一层房屋显然不能称之为"碉房",即使三四层的楼房也似与"碉房"无关,两者的名称、功能和作用都不同。因而,"碉房"并不是藏族民居的典型形式。藏东贡觉县三岩地区,人们所居住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称为"康尔"(即"卡尔",为藏语mkhar的不同译音)的碉房。刘伟先生在三岩地区考察时记述了"康尔"的情况:"三岩房子'康尔'都是土夯的,低层畜养牛羊,二三层住人,顶端晾晒农作物或其他

东西。房屋高达十几米,大都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这种碉堡式的建筑是中级野蛮社会的典型居房,上面没有窗,只有枪眼。一来是帕族之间打冤家防卫用,二来作为气窗,给屋内通气,漏入些光,上楼下楼全凭一根砍出锯齿样脚蹬的圆木。"三岩地区过去乃蛮荒之地,地形险要,人剽悍骁勇,常抢掠商旅。历史上曾抢劫运送皇帝赠送给达赖喇嘛物品的商队,引来汉藏军队的围剿,但因山高地险,"康尔"堡寨甚为坚固,令官军十分头疼。《清实录》和《多仁班智达传》等藏汉文史料对此都有记述。三岩社会带有浓厚的父系宗族制特征,人们分属于众多的称为"帕措"的以父系血统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各"帕措"之间互不统属,喋血械斗频繁,因而人们的住房为易守难攻的碉房。三岩人从房屋名称到建筑形式都全面继承了藏族古代的"碉房",这在西藏腹心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在山南地区,从措美通往洛扎的路途中,可以见到一座座高耸的称为"索孔"(意为"哨所"––碉房)的高大建筑物,大多已经坍塌或残缺不全,高的达15米以上,碉楼四周留有许多射击孔,显然这是用于战争或防备攻击时的建筑物。这是真正的碉楼而非民居。

特点

最具代表性的藏族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物室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晒台之用。因其外部很像碉堡,故称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青海南部玉树、果洛、黄南州的一些地区,是农牧兼营的半农半牧区,也是盛产石材的山峦河谷地带。藏胞的居住建筑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主体为石木作,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也很小。

碉房楼上住人,房内最好的一间是佛堂,旁边是卧室和厨房。个别小的碉房厨房和卧室共用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碉房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可供打麦、晾晒及做户外活动之用。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也有四层,四周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层碉房之上局部突出两三个房间,多作为经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顶,形成顶点呈塔状。它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建筑,多是过去百户、千户头人的居所,以示威严。

独立式碉房无院落,多建在荒山隐蔽的山洼地段,平面随地形而异,分散于山峦河谷之中。在居住集中的村落,这种独立式碉房高低错落、层叠而上,小径石阶通达各碉房之间。而院式碉房除了以碉房为主体之外,前面或三面砌筑院墙,形成封闭式院落,沿院墙布置牲畜圈、杂用房及佣人住房等。这种院式碉房多为贵族头人所住。在形成村落的地方,有的碉房彼此相连,依山就势,因地成形,突出塔式碉房或院式碉房,在自由多变中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中心,联系各处的小径巷道,有宽有窄,曲曲折折,这是碉房群体布局的重要特点。

"碉院"是一组较大的综合性建筑,一般三层,局部四层,平面为四全院式,中间有较大的天井内院,设小花坛,可种树木花卉。内院四周设回廊,石砌外墙用全封闭,除了门洞,墙上开少量小窗。底层为牲畜圈杂用房;二层多为仓库接待房佣工房等;三层为卧室厨房粮仓、珍宝库;四层为经堂佛堂经书库。有的在外墙女儿墙部分刷以黑色或棕色圆珠图案,窗上檐一层或二层方椽挑出,作为传统式藏窗形式,丰富了立面,改变了石墙面之笨拙感。

碉房在青南藏区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而碉院只是为个别贵族头人、巨商所住,标准高,建造难,投资大,故很少见到。

相关视频

【拍客】探访四川藏族民房之王-日斯满巴碉房

参考资料

  1. 民族建筑|藏族碉房 , 搜狐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