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藿香叶绿绒蒿

原图连接图片来源于藿香叶绿绒蒿

藿香叶绿绒蒿(拉丁学名:Meconopsis betonicifolia Franch.),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而肥厚,盖以残枯未落的叶柄,其上密被锈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茎粗壮,不分枝,基生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种子近肾形,长约1毫米,具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6-11月。产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林下或草坡。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目录

藿香叶绿绒蒿形态特征

藿香叶绿绒蒿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肥厚,盖以残枯的叶柄基,叶基密被锈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茎直立,粗壮,高30-90 (-150)厘米,粗达1.3厘米,不分枝,无毛或极稀被锈色长柔毛,具不明显的细条纹。基生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5厘米,基部宽4-7厘米,先端圆或急尖,

藿香叶绿绒蒿,基部心形或截形,下延成翅,并向叶柄基部逐渐扩大成鞘,边缘宽缺刻状圆裂,两面被稀疏、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边缘和背面毛稍密,背面略被白粉,中脉突起,具数条横向二叉的侧脉;下部茎生叶同基生叶,上部茎生叶较小,无柄,基部耳形抱茎。花3-6朵,生于最上部茎生叶腋内,稀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梗直立,长达28厘米。花芽宽卵形,硫被锈色长柔毛;花直径6-8厘米;花瓣4, 或顶生花5-6, 宽卵形、圆形或倒卵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天蓝色或紫色,具明显的纵条纹;花丝丝状,长5-10毫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橘红色或金黄色;子房椭圆状长圆形.无毛或极稀被锈色长柔毛,花柱棒状,长2-6毫米,柱头淡绿色,4-5(-7)裂,下延于花柱上。蒴果长圆状椭圆形,长2-4.5厘米,粗1-1.5厘米,无毛,稀被锈色、紧贴长硬毛,自顶端4-5微裂或裂至全长的1/3。种子近肾形,长约1毫米,具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6-11月。[1]

藿香叶绿绒蒿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林下或草坡。是一种高原植物,它生长于海拔三千到四千米之间的高原地带,在中国的云南和西藏两省山区中比较常见,是与罂粟同科的特色植物,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茎短而粗,花朵为诱人的蓝色。在每年六月时开花,果实会在十二月时成熟。

藿香叶绿绒蒿分布范围

云南西北部(丽江、鹤庆、德钦)、西藏东南部(林芝、米林、错那),缅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鹤庆瓜拉坡及洱源三叉河。

 
原图连接图片来源于藿香叶绿绒蒿图片

藿香叶绿绒蒿栽培技术

绿绒蒿不耐移植,可于秋季直播繁殖。栽培地宜选通风良好而较为蔽荫处。要防止夏季强光照射。耐寒,宜冬季干燥、夏季湿润凉爽的气候,喜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土壤。[2]

藿香叶绿绒蒿功效与作用

藿香叶绿绒蒿最大作用就是向人们展现美丽的高原风情,大多数可能都听说过格桑花,其实这是一种神化的说法,所有能展现高原风情的特色花朵都可以称为格桑花,而藿香叶绿绒蒿则是人们慢中最能代表格桑花魅力的特有植物,它蓝色的花朵,是高原地区最美丽的风景线,也是人们去高原观光时的重点观光对像。

藿香叶绿绒蒿是一种带有毒性的绿色植物,这种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的挥发油,以及一些糖类和生物碱,这些物质经过提纯以后,可以加工成许对人类大有好处的药物或者生活用品,但是人们去高原地区时,千万不能直接食用藿香叶绿绒蒿,不然会出来严重的中毒症状。

藿香叶绿绒蒿还是一种可以全株入药的高原植物,这种植物根部药有功效最为出色,是清热利温以及清肺止咳的重要成分,当地居民常常用来治疗身体浮肿和小便不利以及咳嗽痰多等常见病症。[3]

绿绒蒿宜布置花境、花卉园和作疏林背景。蓝花绿绒蒿花形较大,色彩鲜明,有较高的观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