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幕遮·懷舊 (宋).范仲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蘇幕遮·懷舊 (宋).范仲淹

《蘇幕遮》題為「懷舊」,可以窺見范仲淹詞的命意。

主要特點在於能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並茂,意境宏深,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確乎有所不同。

清人譚獻譽之為「大筆振迅」之作(《譚評詞辨》),實屬確有見地的公允評價。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直接使用這首詞的起首兩句,衍為曲子,竟成千古絕唱。

【作品原文】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

范仲淹在政治方面實施了新政,主張改革科舉、整修武備、減免徭役和發展農業生產等。在文學成就上有非常多的散文創作。[1]

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2]

寫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歷三年(1043年)間,當時範仲淹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

抒寫了羈旅鄉思之情,題材基本上不脫傳統的離愁別恨的範圍,但意境的闊大卻為這類詞所少有。

譯文

白雲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着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着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裏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3]

句意

①.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②. “波上”句: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③.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芳草”常暗指故鄉,因此,這兩句有感嘆故鄉遙遠之意。

④. 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鬱。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語出江淹 《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⑤. 追旅思:撇不開羈旅的愁思。追,追隨,這裡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緒,情懷。[4]

賞析

寫穠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

上片寫景所寫的闊遠穠麗、毫無衰颯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筆下是少見的,在以悲秋傷春為常調的詞中,更屬罕見。而悠悠鄉思離情,也從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寫中暗暗透出,寫來毫不著跡。這種由景及情的自然過渡手法也很高妙。

下片抒情,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更準確地說,是闊遠之境、穠麗之景、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色卻闊遠而穠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頹靡。整體說來,這首詞的用語與手法雖與一般的詞類似,意境情調卻近於傳統的詩。這說明,抒寫離愁別恨的小詞是可以寫得境界闊遠,不局限於閨閣庭院。[5]

上闋

起首「碧雲天,黃葉地」兩句,即從大處落筆,濃墨重彩,展現出一派長空湛碧、大地橙黃的高遠境界,而無寫秋景經常出現的衰颯之氣。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兩句,從碧天廣野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雲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著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這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靄本呈白色,但由於上連碧天。

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辯,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寒」字突出了這翠色的煙靄給與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一幅極為遼闊而多彩的秋色圖。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傍晚,夕陽映照著遠處的山巒,碧色的遙天連接這秋水綠波,淒淒芳草,一直向遠處延伸,隱沒在斜陽映照不到的天邊。這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這裡的芳草,雖未必有明確的象喻意義,但這一意象確可引發有關的聯想。自從《楚辭·招隱士》寫出了「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以後,在詩詞中,芳草就往往與鄉思別情相聯繫。這裡的芳草,同樣是鄉思離情的觸媒。它遙接天涯,遠連故園,更在斜陽之外,使矚目望鄉的客子難以為情,而它卻不管人的情緒,所以說它「無情」。到這裡,方由寫景隱逗出鄉思離情。

下闋

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與「旅思」意思相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淒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愁之深自見。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讀。說「除非」,足見只有這個,別無他計。言外之意是說,好夢做得很少,長夜不能入眠。這就逗出下句:「明月高樓休獨倚。」月明中正可倚樓凝思,但獨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樓,不免愁懷更甚,不由得發出「休獨倚」的慨嘆。從「斜陽」到「明月」,顯示出時間的推移,而主人公所處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樓,足見鄉思離愁之深重。「樓高」「獨倚」點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寫的都是倚樓所見。這樣寫法,不僅避免了結構與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寫景與下片的抒情融為一體。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這真是欲遣鄉思反而更增鄉思之苦了。結拍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作者另一首《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則翻進一層,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寫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態,不及這兩句自然。寫到這裡,郁積的鄉思旅愁在外物的觸發下發展到高潮,詞也就在這難以為懷的情緒中黯然收束。

視頻

李健 《蘇幕遮·碧雲天》 (詩詞:范仲淹) 李健 +童聲合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