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蘭陽平原

增加 4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蘭陽平原.jpg| thumb|230px400px|有框|右|蘭陽平原
[https://www.travelnews.tw/news相片來自宜蘭新聞網]]]
'''蘭陽平原'''北起頭城鎮,南至蘇澳之隘丁,西沿山麓線至[[蘭陽溪]]沖積扇頂三星鄉之天送埤,東濱海岸。北西南三面依山地勢較高,東面向海地勢漸低。整個地形呈南北狹長,東西甚短之三角形,面積約400平方公里。蘭陽平原由西向東傾斜,故水系也隨之西而東流。上游地勢較陡,至下游海岸沖積平原,漸呈緩和,縱貫鐵路以東地區,多在標高10[[公尺]]以下。
==地 理環境概述=='''蘭陽 概略成一等腰三角形,除東邊與[[太 原''' 洋]]相接外,西 起頭城鎮 側接[[雪山山脈]] ,南 至蘇澳之隘丁 側接[[中央山脈]],數條[[河]]川橫亙其間 西沿 當河流攜帶沉積物由陡峭 麓線至[[ 蘭陽溪]] 進入低緩平原時,沉積物快速堆積並形成 沖積扇 頂三星鄉之天送埤,東濱海岸。北西南三面依山地勢較高 形成蘭陽平原往 面向海 地勢漸 低。整個地形呈南北狹長 轉平緩 東西甚短之三角形 區域內主要河川為[[蘭陽溪]] 面積約400 其支流福德坑溪入 方公里。 原後形成[[ 蘭陽 平原由西向東傾斜 溪]]沖積扇 故水系也隨 其它具明顯沖積扇地形 西 地區有金面溪沖積而成的頭城沖積扇、得子口溪沖積而成的礁溪沖積扇、大小礁溪沖積而成的大小礁溪沖積扇、羅東溪沖積 成的羅 溪沖積扇、[[冬山河]]沖積而成的[[冬山河]]沖積扇及新城溪沖積而成的新城溪沖積扇等 上游 蘭陽地區 勢較陡 形起伏大,岩層脆弱易受侵蝕,降[[雨]]豐沛 至下游海岸 縱谷及山麓地帶 沖積 扇十分發達,在 平原 ,漸呈緩和,縱貫鐵路以東 地區 就有17個 ,多 在標高10公尺以 分布於平原西側[[雪山山脈]]山麓,由福德溪、林美溪、大小礁溪及大湖溪等切割斷層崖之小溪[[谷]],於此斷層崖 連成合流沖積扇,[[中央山脈]]北側的則有[[蘭陽溪]]、羅東溪、新城溪等沖積扇
==蘭陽平原==概略成一等腰三角形,除東邊與[[太平洋]]相接外,西北側接雪山山脈,南側接[[中央山脈]],數條河川橫亙其間,當河流攜帶沉積物由陡峭山谷進入低緩平原時,沉積物快速堆積並形成沖積扇,形成蘭陽平原往東地勢漸轉平緩,區域內主要河川為蘭陽溪,其支流福德坑溪入平原後形成[[蘭陽溪]]沖積扇,其它具明顯沖積扇地形之地區有金面溪沖積而成的頭城沖積扇、得子口溪沖積而成的礁溪沖積扇、大小礁溪沖積而成的大小礁溪沖積扇、羅東溪沖積而成的羅東溪沖積扇、[[冬山河]]沖積而成的[[冬山河]]沖積扇及新城溪沖積而成的新城溪沖積扇等。蘭陽地區地形起伏大,岩層脆弱易受侵蝕,降雨豐沛,縱谷及山麓地帶沖積扇十分發達,在平原地區就有17個,多分布於平原西側雪山山脈山麓,由福德溪、林美溪、大小礁溪及大湖溪等切割斷層崖之小溪谷,於此斷層崖下連成合流沖積扇,[[中央山脈]]北側的則有蘭陽溪、羅東溪、新城溪等沖積扇。 蘭陽平原地下水分區之地形單元為宜蘭扇狀三角洲平原,分布於 [[ 蘭陽溪 ]] 中、下游。扇狀[[三角洲]]平原之海岸線形狀受海蝕影響,呈弓形海岸,除蘭陽溪口因淤積而稍微向東突出,其他區域均向西凹入。
海岸區域,除各大小河流之出海口外,均有長形砂丘發育,其延長方向與海岸線平行,高度均在20公尺以下。
砂丘帶寬800公尺以內,其西側有小河灌流,流向與砂丘方向平行,形成三角洲前緣特有的濕地。這些砂丘亦常為各河出海之屏障,[[冬山河]]及[[宜蘭河]]等河川皆因受阻於砂丘而不得直接向東入海,僅能取道砂丘背側,匯流於蘭陽溪入海,三角洲北端河川亦匯流於[[得子口溪]]出海,而南端之[[新城溪]]則不受砂丘影響直接向東出海。<ref>[http://pc183.hy.ntu.edu.tw/gwater/d3.php]地下水觀測站 </ref>
 
===蘭陽溪===
[[蘭陽溪]](原名為宜蘭濁水溪)位於[[台灣]]東北部宜蘭縣境內,北、西鄰 [[ 淡水河 ]] 流域,南隔[[大甲溪]]、[[和平溪]]、[[南澳溪]]及[[新城溪]]流域為界,東臨台灣海峽,為宜蘭縣最大河川。[[蘭陽溪]]發源於[[南湖大山]]北麓(標高3,536公尺),蜿蜒於 [[ 雪山山脈 ]] 與[[南湖大山]]山脈之間,[[蘭陽溪]]往東北流至三星鄉破布烏始入平地,溪流分岐成辮狀流路,流至蘭陽大橋附近形成主流,東北流向至壯圍鄉東港村後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積約978平方公里,主流長約73公里,河床平均坡降約1/55。
流域內重要支流有馬當溪、逸久溪、米磨登溪、[[四重溪]]、土場溪、天狗溪、碼崙溪、梵梵溪、清水溪、粗坑溪、羅東溪、[[宜蘭河]]、[[冬山河]]等,流路遍佈宜蘭縣,涵蓋大同、三星、員山、礁溪、宜蘭、冬山、羅東、壯圍及五結等九個鄉(鎮、市)行政區。
「竹風蘭雨」一句[[台灣]]在地俗諺,述說著新竹地區海風終年吹拂,而宜蘭地區降雨量豐沛,則是它的特色。根據中央氣象局宜蘭地區[[雨]]量站觀測統計,宜蘭地區因蘭陽平原開口承接[[東北季風]]水氣,迎風面坡地降下大量雨水,為此宜蘭地區每年有超過200日[[雨]]天,年平均雨量超過3000公釐,豐沛雨量致使宜蘭地區河系密佈。
[[蘭陽溪]],古稱「濁水溪」,係因溪水含砂豐富,[[水]]質混濁而得名,為宜蘭縣最大河川。
它發源於[[南湖大山]]北麓,溪水順者山勢,奔流而下,直至牛鬥出谷,中下游坡度漸緩,溪水夾帶的泥沙,幾百年來的堆積,形成一大型沖積扇三角洲平原,而沖積而成的扇面因砂石粒徑大且疏鬆,導致河水於扇頂即行下滲,形成伏流或斷流狀,因此扇面一般缺乏水源,下滲後的水體至扇端再呈帶狀滲出,形成湧泉帶,而湧泉帶則因水源豐足、 [[ 土壤 ]] 肥沃,造就[[台灣]]東北部的大穀倉-蘭陽平原,也是宜蘭地區人口較為稠密的區域。
==蘭陽溪口==
位於宜蘭公館附近的,河口由[[蘭陽溪]]、[[冬山河]]、 [[ 宜蘭河 ]] 沖積而成,為一處[[鳥]]類喜愛棲息之地,也是國際級賞鳥點。這裡是希望的夢土,環保的淨地,[[台灣]]的瑞土;更是地靈人傑的見證。每年在此出沒棲息的 [[ ]] 類高達240種左右,由於蘭陽平原背山面海,形成眾多的水澤、沙洲、又因剛好地處太平洋線冬候鳥往返的中途站,故成賞 [[ ]] 的天堂。
每年三、四 [[ ]] 間,大批的鳥類皆固定飛來此地覓食、休憩,尤以候鳥最多,往往吸引許多愛鳥民眾攜伴、攜眷,帶著望遠鏡等,仔細觀賞野鳥展翅飛翔,充分享受蘭陽平原的田園風光。[[蘭陽溪]]畔賞鳥有行程短 [[ 交通 ]] 方便之利,宜蘭縣政府就在沿途重要路口,設立圖文並茂的賞[[鳥]]解說和路線圖,給予民眾賞鳥知性的成長。
==視頻==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