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虎皮蛙”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成蛙
蝌蚪
第44行: 第44行:
  
 
==蝌蚪==
 
==蝌蚪==
 底棲型 棲息 靜水域。蝌蚪大型 全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 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
  蝌蚪特徵大型綠褐色,帶有小黑點,眼睛下方與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
蝌蚪時期為 底棲型,喜愛 棲息 靜水域。蝌蚪 成長為 大型 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 呈現 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 口側 皆會 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
  
 
==卵==
 
==卵==

2020年4月19日 (日) 11:12的版本

虎皮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俗名:田鸡、虎纹蛙、 Chinese bullfrog

科名:叉舌蛙科

界名:动物界

门名:脊索动物门

纲名:两生纲/保育等级

目名:无尾目

型态特征

成蛙

体型属大型蛙,特征为背部具有排列整齐的长棒状肤褶,吻端尖,鼓膜大而明显。

成体特征

体型:大型粗壮,♂6-8cm,♀6-12cm,最大可达15cm。

头部: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尖圆而长。鼓膜大型明显, 颞褶不显著。

背部:黄绿色、灰褐色、暗褐色或灰黑色,有一些深色斑点。

体侧:腹侧白色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

皮肤:极粗糙,背部有许多长短不一、排列整齐的长棒状 肤褶,腹侧、背后方及腿部有许多浅色的小疣粒。

腹部:光滑白色,杂有一些黑色斑纹。

前肢:粗短,有横纹。 指短而尖圆,关节下瘤大而明显,无掌突。

后肢:粗壮,有横纹。趾间全蹼,内跖突窄而长,无外跖突。

第二性征

雄蛙略小于雌蛙,有一对咽下侧外鸣囊,前肢较粗壮,第一指上的婚垫发达。


蝌蚪

蝌蚪特征大型绿褐色,带有小黑点,眼睛下方与口侧有金黄色斑点,上尾鳍有细斑纹。 蝌蚪时期为底栖型,喜爱栖息于静水域。蝌蚪成长为大型时全身长可达5cm,尾长为体长两倍。背部呈现绿褐色有些小黑点,眼下和口侧皆会有金黄色斑点,上尾鳍有细斑纹。

卵径约1.8mm, 单枚浮于水面。

行为

喜欢躲在池边草丛或水草中鸣叫,叫声是悠长的“刚-、刚-、刚-”,有点像敲打金属所发出来的声音。非常机警怕人,一靠近马上跳开。很贪吃,能吃下泽蛙、金线蛙等中大型蛙类。目前有人工繁殖及饲养的族群。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海拔水田、草泽、旱田、水池与甘蔗田等环境。以静水池表面为产卵场,卵单颗浮水面。蝌蚪主食为藻类、落叶;成蛙主食为小型无脊椎动物。过去广泛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现以东部与中南部较常见。

分布

原来广泛分布于平地农田及草泽环境,目前由于农药及栖息地破坏,数量减少中。

地理分布

虎皮蛙分布于台湾、中国南部、泰国等地,婆罗州的族群是在1960年代从台湾引进,所以又称为台湾蛙。

繁殖期

春天及夏天。

声音特征

1.鸣叫时间间隔 0.856±0.174(秒) 2.鸣叫长度 1.056±0.255(秒) 3.主要频率 598±23.34(Hz)

学名历史

虎皮蛙是德国学者A. F. A. Wiegmann(1802-1841)于1834年根据采集自香港的标本命名,学名拉丁文rugu的是皮肤有皱褶之意,因此虎皮蛙的学名是根据外型命名。虎皮蛙的学名也有学者用Hoplobatrachus tigerina rugulosa,也就是Hoplobatrachus tigerina之亚种,但是Hoplobatrachus tigerina 产于印度不产于中国,中国的种类为Hoplobatrachus rugulosa,因此就地缘关系判断,台湾的族群应为Hoplobatrachus rugulosa。

相近种类比较

虎皮蛙外型和古氏赤蛙、泽蛙类似,背部都有许多突起。但古氏赤蛙的鼓膜隐于皮下,泽蛙的肤褶比较短而且排列不整齐。


参考文献

杨懿如,2002。赏蛙图鉴。

中华民国自然与生态摄影学会

杨懿如的青蛙学堂

台湾两栖类生态保育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