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虎蹲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虎蹲炮》是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2]

名词解释

这是明代中叶的一种将军炮,创制于明朝嘉靖年间,那时在我国东南山区,倭患猖獗,当地军民利用多种形式与倭寇战斗。但由于水田里沟渠纵横,地形复杂,原来使用的武器显现出很多缺陷,有的毒虎炮体轻易跳;佛朗机体重形笨,装运困难,举步维艰;鸟铳火力弱,难以抵挡倭寇的结队冲锋。于是兵器家们创制了这种虎蹲炮,它像一只蹲卧的老虎,有着粗壮的炮身,首尾 2 尺长,周身加了 7 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 36 斤。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 5 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 100 枚,上面用一个重 30 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威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防险守隘,轰击倭寇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阻遏其疯狂的攻势。所以,在以后的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 500 人装备 3 门虎蹲炮,专门用来扼守路口和要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