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0年8月17日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01年5月21日正式對外掛牌開放,饒子和教授任實驗室首屆主任,周海夢教授任學術委員會主任。2005年參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進入優秀類;2006年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進入良好類;孟安明教授任實驗室主任,饒子和教授任學術委員會主任;2010年參加生命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以排名第一的成績進入優秀類實驗室。
機構簡介
目前,實驗室主任為王志新院士,副主任羅永章教授、王新泉教授。學術委員會由10位國內着名專家組成,主任為孟安明院士。包括生物物理學[1]、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學合成等多個領域的專家。
指導思想
實驗室的指導思想為:立足基礎研究,結合國家目標,加強前沿交叉,注重自主創新。總體研究方向是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研究,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重大疾病相關蛋白質研究,蛋白質研究新技術新方法等當代生命科學的前沿。
研究方向
實驗室主要有四個研究方向: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重大疾病相關蛋白質研究;蛋白質研究新技術新方法。
在2016-2020五年建設期內,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生命科學前沿,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努力探索生命科學領域與蛋白質相關的重大科學問題,獲得了一批蛋白質結構[2]和功能方面的新知識,培養了一批優秀領軍人才,有力促進了我國蛋白質科學的發展,初步建成了國際一流的蛋白質科學研究與教學中心,其中結構生物學方向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搜狐,2020-07-08
- ↑ 蛋白質結構分析 ,搜狐,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