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寻味(刘新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蜀河寻味》是中国当代作家刘新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蜀河寻味
蜀河寻味,缘于饥饿。
五十多年前,在陕南的大山里修铁路,吃不饱饭是常态,蜀河有卖吃的,因此,蜀河在心目中温暖且美好,诱惑力十足。
蜀河是个古镇,极有文化底蕴,但那时,蜀河铺满石板的狭隘街道,斑斑驳驳的青砖白墙,全然不在我们的眼里。一群人从几十里外的驻地兴冲冲地扑向蜀河时,满脑子只是蜀河街上的白面馒头和被当地人称为糊涂的稀饭,运气好的话,还有温热的大米饭。当然,大嚼一顿后,最惬意的是顺便带几个馒头回去。
人远走。后来,打隧道,四班倒,工作以外的纪律似乎松动了些,时间也多了起来,年轻人精力旺盛,凭着两条腿,下夜班抽空就往蜀河跑。
有一回,一个战友不知怎么钻眼踅摸,在蜀河某个旮旯拐角买到了饼干,干燥坚硬甚至磨损严重,现在看起来早已过了保质期,但并不妨碍大家对它的澎湃热情,我有幸分到了一块,吃到嘴里,竟感觉它是人间至味。
凡古镇,必定有与之名字相匹配的历史风物和传统美食,可惜那个年岁,蜀河除筑路大军制造的沸腾,其余皆萧条,一切风景都被屏蔽了,包括它声名远扬的佳肴,我们追寻并痴心不减的馒头米饭,仅仅只是食品链上的初级品而已。
再次蜀河寻味,了解并认知蜀河,则是几十年以后了。
蜀河的往事很长,据闻公元十一世纪,就一度成为古蜀国的都城。后因蜀王去世后蜀冢在此而得其名。没有公路、铁路的漫长岁月里,蜀河大名赫赫,曾是荆襄秦陇要冲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船帆竞渡,马帮如蚁,被人誉为“小汉口”。来往的船队不辞劳苦的将本土的漆、麻、木耳、桐油、丝绸,通过汉水入长江,送到南京、上海等地;再把大都市的新潮商品运回山区。镇因商而兴,最鼎盛时方圆不足千米的区域有名有姓的商铺竟有六十九家之多,并有所谓的八大字号,风头一时无双。湖广,江浙,川渝,中原等沿海及內陆移民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背景,先先后后,移居于蜀河,在这里繁衍,生息,蜀河因此几百年繁华热闹。
走进蜀河,沿着一条条依山而建的古老小街缓步上行,石板的房顶,石块的墙,石条的台阶通向高高的幽静深处。曲径幽巷,厚重的青灰石材边角已经风化朽蚀,显出历史的沧桑;两边的木板门面带阁楼的房子,苍黑倾斜,古旧的气息扑鼻而来;蜀河著名的三大古建筑清真寺、杨泗庙、黄州会馆虽陈旧却依旧巍峨,气度犹在,发散出浓郁的文化韵味。
许是条件反射,隐隐中,我闻到的却是饭菜的香气,同行者告诉我,蜀河是有美食的。
蜀河最著名的美食号称“蜀河八大件”,具有浓郁的陕南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八大件”也就是驰名八百里秦川的“八大碗”,主要内容就是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八人同坐。蜀河八大件作为地方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取名源于周朝“八珍”,制作技艺成熟并盛行于汉唐,发展传承至今。
“蜀河八大件”分汉、回两种,汉民喜好猪肉,回民偏重牛羊肉,各具风味。
汉族“蜀河八大件”开席上八道凉菜,四荤四素,中间置一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其中,再将调好的汤汁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之后热菜也是八道,四荤四素,要求做到“烂、脆、酥、润”,八个热菜分为四汤四菜,间隔而上,程序讲究。
蜀河回族人数众多,占整个镇子人口十之七八,据说古时由湖北、河南等地迁徙而来。回族“蜀河八大件”所需要的食材涉及到鸡、鱼、牛、羊和时令蔬菜、干菜、豆制品等。多以蒸、慢炖为主。荤菜均为卤制品,主要是牛羊蹄子、牛羊肝儿、牛羊肚子、牛羊头、牛腱子肉等。第一道热菜必须是鸡,而且是当地的土鸡。下来依次是:粉蒸羊肉、羊肉丸子汤、莲菜合子、红烧牛肉、爆炒酸辣羊肚、羊肉小炒、汉江野鱼等等。最后一道菜必须是汉江刚刚打捞出来的活鱼,口味鲜嫩爽口,寓意年年有余(鱼)。
饮食缘于一方山水,反映出的是生活的实际需要,蜀河镇因码头商阜而兴盛,它的饮食必定为之服务。当年,饥肠辘辘的船工需要补充热量,小镇殷实人家隔三差五需要改善生活,因此,较之于鱿鱼海参一类,大鱼大肉最实惠,这是他们的寻常吃食。八大碗一类则是大鱼大肉的精烹细作,用于婚丧大事、节假日请客,更是精于算计的老板们的偏爱,应酬接待,食不厌精,食材俯首即是,却显现出高大上来,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你可以想见,在窄窄的、深深的巷子里,一群赤膊的船工几碗酒、几盆肉红脖子涨脸划拳行令的豪爽;也可以想见几个穿长衫留辫子的所谓人上人见了面打躬作揖,然后相约在黄州会馆的戏楼下,举杯谈笑风生的得意;甚至也有普通小民有事待客,热气腾腾中一张张满足的油脸。
我品尝了蜀河八大碗中的几道美食,色香味形俱佳的一桌,望物触情,由近及远,开说历史,未沾酒,却生了醉意。
蜀河在半山上,隔着江依旧是山,绿绿一片,回程时过江回望蜀河,房屋街道皆朦朦胧胧。正是晚饭时节,就连厨味也朦朦胧胧的,鼻子一嗅,竟有岁月的味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