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螨虫

增加 1 位元組, 4 年前
治疗
===治疗===
螨虫是微小的蛛形纲动物(长0.05~0.15mm,肉眼几乎不可见),如果有机会,其可在真菌上爬行。螨虫进入真菌学实验室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毛发、皮肤、甲标本,或接收了其他有螨虫污染的实验室培养物而进入。由于螨虫可在不同培养物间爬行,其自身携带的细菌和真菌会污染培养物,这种微小的微生物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好的螨虫防控体系是防止其最初进入实验室。如有螨虫污染的风险,培养平板和培养管需用封口膜或收缩密封条进行密封。如检测到螨虫且已传播,建议将所有的、不是必须保存的培养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并丢弃,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洁。如试图保留无法丢弃的培养物,可将其转种到含0.1%六氯化苯的斜面培养基上,或将滋生螨虫的真菌暴露于萘结晶体( [[ 樟脑球) ]]
将培养物暴露于一个装有萘结晶体(或其他对螨虫有毒的化学药品)的塑料袋中;如果真菌于试管内生长,必须松开盖子。另外,也可将一块包有萘结晶体的纱布塞在每个试管颈部。将装有萘结晶体的培养皿置于孵育箱及冰箱至少1周,可清除这些区域的螨虫。避免在化学品附近进行酵母菌同化试验,因为酵母菌可利用化学品的挥发物作为碳源,从而造成假阳性结果。
另一种挽救培养物的方法是基于冷冻可快速杀死螨虫,但虫卵在-20℃能存活48~72h。因此将培养物置于-20℃至少72h后,再对看起来未被螨虫污染的区域进行传代培养,可能挽救培养物。时使用解剖显微镜来挑选最佳的菌落是非常有用的。
==预防==
8,0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