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蟒山行(吴世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蟒山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蟒山行》中国当代作家吴世旗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蟒山行

上周末,老朋友邀我登山,稍加犹豫便答应下来,因为朋友不常来北京,难得好友相聚,更难得一起登山。北京的山,近处只有蟒山比较高俊,逐选择了他。去年左大腿骨折还没有痊愈,还有右膝盖骨风寒良久,近来都没有高强度的野外活动。这算是一次考验吧。

我们俩人都没有车,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惜没车之人,依赖公交车总难方便地到达目标地,为此又多走了五里多路才到达山下。登山开始,我们选择从东坡的木栈道上山,老朋友按驴友的攻略启动了登山软件模式,一溜烟儿跑没影了。我一步一个台阶往上爬,栈道一共1800多个台阶,到半山腰感觉有些艰难,道旁砍山留下了很多树棍,找了一根乘手的木棍作为拐仗,接近山顶又找到了另一根拐杖,双拐支撑到了接近山头的观景台,仍不见朋友踪影,一通电话过去,原来他已经到了另一个山头,那是西边的森林防火塔景区,我钻越稠密的灌木丛,又跋涉了约一千多米,才看到他躺平在山坡的草丛里,惬意地享受阳光。

蟒山区域是皇家的风水宝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正是这一方水土。蠎山,大蟒出山为左青龙,西边有虎峪村,为右白虎,前面的平川即为朱雀,后边的群山便是玄武,明代十三位皇帝安卧于此,故名十三陵。站在蠎山顶上,皇陵区一缆无余,规模最大的便是定陵,除了墓庐建筑外,还有金碧辉煌的三大殿。其它的陵墓基本都是一墓一庐。兴修十三陵水库,毛主席当年大手一挥,在这风水宝地补上水的风光。如今这里不仅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地,还有十三陵水库这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中。登高望远,群山莽莽,青山绿水,满眼葱茏,甚是心旷神怡。在蟒山后身,又修筑了一个人工天池,水面约有一平方公里,据说是一项大的蓄能调峰工程,电力富余时抽水上山蓄能,电力短缺时放水发电,调节用电的峰谷。后山山头上还嵌凿了“天池”两个硕大的红字,恐有几层楼高。这一天万里无云,艳阳高悬,空气清亮。站在蟒山之巅,极目远眺,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奥林匹克公园的玲珑塔、盘古楼,东三环的中国尊,西三环的北京电视塔,都清晰可见,可惜我工作之地——北京地标之一的望京蘑菇楼,在那里看不到。北京西山的燕山余脉,直至蟒山群峰,万里长城的各个峰峦,群山起伏,峰峦叠翠,大气磅礴。眼下的昌平城,大道无垠,山水相依,车水马龙,楼宇林立,村落相望,人间烟火,生生不息。登高望远,心胸开阔,可图高远。楼宇中、格子间,琐碎的工作,心中的郁闷,统统一扫而空。

蟒山行,这是第四次专程游览蟒山区域,去年第一次是从西坡登上森林防火塔景区,眺望十三陵水库,目及天池。去年第二次从东坡木栈道,登上接近山峰的观景台,想着从观景塔通道走到后山的天池,一睹天池的浩瀚,可惜道路封闭,许是疫情临时封路的缘故?今年第三次是大腿骨折后再出游,不敢登山,只在十三陵水库周围流连,可惜水库全境被铁栅栏围住,水库大坝也是铁将军把门。而前两次登山都是在身体比较好的时候,也只是分别走了东西两个景区,恰恰是这第四次,腿伤没有完全好利索的情况下,在朋友的“无意识”引领下,从东坡木栈道上山,穿过几道小山岭,走到了西面的森林防火塔,下到山下,朋友的登山软件显示,他一共走了二万四千多步,还不包括从朝凤庵村走到山下的五里多路,这样全天步行应超过三万步以上,算是近来健步的最高纪录。全程走下来,只在东坡的前半段是自由行走,后半段柱单拐,到观景台后开始拄双拐,等于是四脚并用,在朋友的“胁迫”下,独自走完了全程。没有他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可望不可及的牵引,我一个人走不下这段曲折漫长的路程岁月不饶人,他比我小5岁,5年之前的我也和他一样,气壮如牛。今天,体力大不如前,靠着双拐,才能下得山来。下山后,在昌平城通往朝凤庵村道路旁的金湘宛,几碟小菜,一壶美酒,一解登山之乏。酒足微酣,纵论天下大事,何时解放台湾?我们猜测,大概为时不远了!各地处处画地为牢,圈出禁地,束缚人们手脚,禁锢人们思想,有悖思想解放、创新创业的潮流。我们只是杞人忧天,喝酒聊天罢了。走出金湘宛,各奔东西,又成了芸芸众生。[1]

作者简介

吴世旗,字应笃,号奇戈,湖南人,自幼喜好文学艺术,曾获省级高校美展大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