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蟹爪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蟹爪红

 

 

 

蟹爪红荷花的品种之一。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叶柄粗壮,圆柱形,中空。花重瓣型,花瓣数为144枚。花蕾桃型,红色。花深红色。

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人工培植品种,多用于公园和庭院供观赏。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花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该品种小型。立叶高26厘米,叶径24厘米,花柄高32厘米,花径12厘米。花重瓣型,花瓣数为144枚。花瓣为(4-0.6)×(8-3.8)厘米。花蕾桃型,红色。花深红色。雄多变瓣,雌蕊正常,能少量结实。心皮数17枚。开花期6月上旬,着花繁密。红色花瓣中有纵形白色条纹,象蟹爪。适合盆栽。

生长习性

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内。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首先要破壳。5-6月将种子凹进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或粗糙的石块上磨破,浸种育苗 。要保持水清,经常换水,约一周左右出芽,两周后生根移栽,每盆裁一株,水层要浅,不可将荷叶淹在水中。90%左右当年可开花,但当年开花不多。

分藕繁殖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翻盆栽藕的最佳时期。过早栽植会有寒流影响,种藕容易受冻害 。北方地区遇寒流时可用透明农膜覆盖。栽插前,盆泥要和成糊状 ,栽插时种藕顶端沿盆边呈20度斜插入泥,碗莲深5厘米左右。大型荷花深10厘米左右,头低尾高。尾部半截翘起,不使藕尾进水。栽后将盆放置于阳光下照晒,使表面泥土出现微裂,以利种藕与泥土完全粘合,然后加少量水,待芽长出后 ,逐渐加深水位,最后保持3-5 厘米水层。池塘栽植前期水层与盆荷一样,后期以不淹没荷叶为度。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长期内时刻都离不开水。生长前期,水层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水太深不利于提高土温。如用自来水,最好另缸盛放,晒一、二天再用。夏天是荷花的生长高峰期,盆内切不可缺水。入冬以后,盆土也要保持湿润以防种藕缺水干枯。

荷花的肥料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如土壤较肥,则全年可不必施肥。腐熟的饼肥、鸡鸭鹅粪是最理想的肥料,小盆中施半两即可,大盆中最多只能施1~2两,切不可多施,并要充分与泥土拌和。生长旺 期,如发现叶片色黄、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于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见效。

越冬管理

入冬以后,将盆放入室内或埋入冻土层下即可,黄河以北地区除埋入冻土层以下还要覆盖农膜,整个冬季要保持盆土湿润。

主要价值

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荷花食文化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叶为茶的代用品,又作为包装材料。

荷花对生长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红摇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风姿绰约,装点环境。人工养植品种,多用于盆荷这种形式在公园和庭院供观赏。

植物文化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 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参考资料

1. 莲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荷花栽培技术和主要价值 .山西文水县—生态保护[引用日期2014-06-22]

3. 荷花的花语及象征意义 .云南花木网 [引用日期2014-06-22][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