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2月17日 (一) 08:58 由 风雨同舟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血管(德語: Blutgefäße;英語:blood vessels;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vasos sanguineos)是生物運送血液的管道,依運輸方向可分為動脈靜脈與微血管。動脈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靜脈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1],微血管則連接動脈與靜脈,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各種生物擁有的血管型態各不相同:開放式循環(open circulation)生物,如昆蟲,只有動脈,血液自動脈流出直接接觸身體組織,再由心臟上的開孔回收血液;閉鎖式循環(closed circulation)生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則由動脈連接微血管再接至靜脈,最後回歸心臟。

血管組織學

血管的橫截面由內而外可分為三層:

  • Tunica intima:位於最內層。
  • Tunica media:位於中層。
  • Tunica adventitia[2]又稱tunica externa:位於最外層。

不同功能的血管,其三層構造之組成也略有不同。大致可分類如下:

  1. 動脈
    • 彈性動脈(elastic artery)
    • 肌肉動脈(muscular artery)
    • 小動脈(arteriole)
  2. 微血管
    • 連續性微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
    • 通透性微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
  3. 靜脈

微血管

微血管的管徑約只有一個紅血球大小,分布在各組織器官。大多數狀況下,微血管接受動脈血而流入靜脈。少數具有特殊功能的微血管兩端都連接動脈或靜脈,如髒微血管前端是肝門靜脈與肝動脈,後端是下大靜脈;腎絲球微血管前端是入球小動脈,後端是出球小動脈。內分泌腺體也有類似構造,如腦垂腺前葉。

微血管的主要組成如下:

Tunica intima:由內皮細胞組成,彼此間有緊密連結(tight junction),構成通透障壁,防止微血管中的物質從細胞間隙通過。 Tunica media及tunica adventitia:已經消失。但微血管最外層尚有一些細胞圍繞,稱為周圍細胞(pericyte)。 連續性微血管 最內層有內皮細胞,外圍的基膜完整。再外是周圍細胞與其自身的基膜。連續性微血管主要分布於肌肉、肺部、中樞神經系統中,能與組織細胞交換氣體、離子等小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則須藉由胞飲作用(pinocytosis)進入內皮細胞,再藉胞吐作用供應周圍組織。

通透性微血管

相較於連續性微血管,通透性微血管的內細胞細胞質較薄,某些地方甚至形成孔洞(fenestration),物質更易通過。主要分布於消化道髒與內分泌腺體。

靜脈

小靜脈與中型靜脈

小靜脈與中型靜脈依次接收微血管回流的血液,如肝臟的中心血管(central venule/vein)、脾臟的分隔帶靜脈(trabecular vein)。有時在組織切片中,小靜脈與小動脈不易區分,以下有幾個粗略的區分方法:分布在相同區域,相近等級的靜脈管內徑通常較動脈為大,但動脈管壁肌肉層較厚實。若正好是橫切面,靜脈管腔形狀較容易變形(不呈正圓或橢圓形),且管內常積存有血液。靜脈最外層tunica adventitia與周圍組織的界限模糊。有些直徑大於2毫米的靜脈可以找到瓣膜,以防止血液回流。血液流至大靜脈的血壓最低。

Tunica intima:有單層內皮細胞。 Tunica media:有二至三層平滑肌細胞。 Tunica adventitia:有縱走的膠原纖維。 大靜脈/肌肉靜脈(腔靜脈) Tunica intima:與中型靜脈類似。 Tunica media:與中型靜脈類似。 Tunica adventitia:大靜脈最大的特徵是tunica adventitia中有多層大型縱走的平滑肌束,其間雜有膠原纖維。

視頻

血管 相關視頻

人體的三種血管
靜脈曲張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動脈與靜脈的區別,有來醫生,2019-09-19
  2. 血管blood vessels,醫學教育網,200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