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承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袁承志,金庸武侠小说《碧血剑》的男主角,绰号「金蛇王」,明末抵御满洲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后来定居「浡泥国左近…”)
 
行 1: 行 1:
 袁承志,金庸武侠小说《碧血剑》的男主角,绰号「金蛇王」,明末抵御满洲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后来定居「浡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
+
[[File:T01e3ee65a949aa1140.jpg|缩略图|右|[https://p0.ssl.qhimgs1.com/bdr/540__/t01e3ee65a949aa1140.jpg 图片地址][https://image.so.com/v?q=%E7%A2%A7%E8%A1%80%E5%89%91&listsrc=sobox&listsign=2596e38246ba67d62cf1b00fa1aad3dc&correct=%E7%A2%A7%E8%A1%80%E5%89%91&cmsid=37b4adf86214e5b641336b54083b55e0&cmran=0&cmras=0&cn=0&gn=0&kn=13#multiple=0&gsrc=1&dataindex=2&id=2596e38246ba67d62cf1b00fa1aad3dc&currsn=0&jdx=2&fsn=73 图片来源]]]
 +
 
 +
== '''简介''' ==
 +
 
 +
''' 袁承志''' [[ 金庸]] 武侠小说《碧血剑》的男主角,绰号「金蛇王」,明末抵御满洲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后来定居「浡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
 
 袁蛇王
 
 袁蛇王
 姓名 袁承志
+
 姓名 ''' 袁承志'''
 
 绰号 金蛇王
 
 绰号 金蛇王
 
 门派 华山派
 
 门派 华山派
 
 七省武林盟主
 
 七省武林盟主
 师父 穆人清
+
 师父 [[ 穆人清]]
 
 夏雪宜(隔世师父)
 
 夏雪宜(隔世师父)
 徒弟 何惕守
+
 徒弟 [[ 何惕守]]
 家庭 袁崇焕(父)
+
 家庭 [[ 袁崇焕]] (父)
 
 夏青青(妻)
 
 夏青青(妻)
 
 武功
 
 武功
行 36: 行 40:
 
 生平
 
 生平
  
袁承志是明朝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取名“承志”,寓意“续承父亲的遗志”。
+
''' 袁承志''' 是明朝大将[[ 袁崇焕]] 的儿子,取名“承志”,寓意“续承父亲的遗志”。
  
袁崇焕枉死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这时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
+
[[ 袁崇焕]] 枉死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这时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
  
 
 后来朱安国等袁崇焕旧部成员教他读书写字,并打好武功根基,好让他为父亲袁崇焕报仇。
 
 后来朱安国等袁崇焕旧部成员教他读书写字,并打好武功根基,好让他为父亲袁崇焕报仇。
行 44: 行 48:
 
 多年后他从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中学到“伏虎掌”。
 
 多年后他从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中学到“伏虎掌”。
  
 及后机缘巧合下更拜了的华山派掌门“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并在华山上从铁剑门的“千变万劫”木桑道人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学得一身惊人的武功
+
 及后机缘巧合下更拜了的华山派掌门“神剑仙猿”[[ 穆人清]] 为师,并在华山上从铁剑门的“千变万劫”木桑道人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学得一身惊人的武功。
 
 
多年后,袁承志已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人,下山后,他行侠仗义,结识红颜知己夏青青,并在七省豪杰的支持下成为武林盟主,协助闯王起义并帮助闯军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
 
 
 
后来李自成入京,眼见闯军腐化,义兄李岩惨死,因而与青青、山宗、江湖朋友们收复一座位于渤泥国(今文莱)附近、荷兰所殖民的大岛屿,从此隐居海外。
 
 
 
家系图
 
 
 
 
 
 
 
 
 
 
 
 
 
 
 
 
 
 
 
 
 
 
 
 
 
 
 
 
 
 
 
 
 
 
 
 
 
 
 
 
 
 
 
 
 
 
 
温方达
 
 
温方义
 
 
温方山
 
 
温方施
 
 
温方悟
 
 
 
 
 
 
 
 
 
 
 
 
 
 
 
 
 
 
 
 
 
 
袁崇焕
 
 
 
夏雪宜
 
 
温仪
 
 
 
 
 
 
 
 
 
 
 
 
 
 
 
 
 
 
袁承志
 
 
 
 
 
夏青青
 
 
 
 
 
 
 
出演演员
 
 
 
电影
 
曹达华 《碧血剑》 香港 1958年
 
郭追 《碧血剑》 香港 1981年
 
元彪 《新碧血剑》 香港 1993年
 
电视剧
 
陈强 《碧血剑》 香港佳艺电视 香港 1977年
 
黄日华 《碧血剑》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香港 1985年
 
林家栋 《碧血剑》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香港 2000年
 
窦智孔 《碧血剑》 中国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中国大陆 2007年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1人物生平
 
 
 
袁承志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儿子,取名「承志」,寓意「续承父亲的遗志」。
 
 
 
袁崇焕枉死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这时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
 
 
 
后来朱安国等袁崇焕旧部成员教他读书写字,并打好武功根基,好让他为父亲袁崇焕报仇。
 
 
 
多年后他从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学到「伏虎掌」
 
  
  机缘巧合下更拜 华山派 掌门「神剑仙猿」穆 清为师 ,并在 华山上从「铁剑门」的「千变万劫」木桑道长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学得一身惊人 的武
+
  多年 ,'''袁承志'''已成 一个武功高强 青年 ,下山后,他行侠仗义,结识红颜知己[[夏青青]] ,并在 七省豪杰 支持下成为 林盟主,协助闯王起义并帮助闯军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
  
  多年 ,袁承志已 了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人 下山后 他行侠仗 义, 结识红颜知己夏 青青 ,并在七省豪杰 支持下成为武林盟主 协助闯王起义并帮助闯军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
+
 后 来[[李自 ]]入京 眼见闯军腐化 ,义 兄李岩惨死 因而与 青青 、山宗、江湖朋友们收复一座位于渤泥国(今文莱)附近、荷兰所殖民 大岛屿 从此隐居海外
  
后来李自成入京,眼见闯军腐化,义兄李岩惨死,因而与青青、何惕守和其他朋友们收复一座位于渤泥国(今文莱)附近、荷兰所殖民的大岛屿,从此隐居海外。
 
  
 
2人物形象
 
2人物形象
行 203: 行 69:
 
 既做到了英雄千古,治国安邦,又兼顾了生活真情,修身齐家。
 
 既做到了英雄千古,治国安邦,又兼顾了生活真情,修身齐家。
  
3人物解析
+
== ''' 人物评价''' ==
 
+
童年的袁承志义勇聪明,十分可爱,但是长大了的袁承志却相当乏味,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动不动教训人,但有时又过于自负,近乎浮滑,例如挟着鸡腿表演“两仪剑法”就是。这个人物被金庸更好地诠释出了人的成长变化,心理上的变化。
 
 
 
《碧血剑》故事开始便是袁承志的苦儿历险记。袁承志找不到崔秋山和哑巴的踪影后,便茫然无主地放声大哭。他还是个孩子,就太早品尝到了人生中生离死别的痛苦,太早就彷徨无依。这是他命运和人生的悲剧,这造成他日后并没有做出大的成绩来的原因。
 
 
 
袁承志少年失持,长大后反而消失了许多锋芒。郭靖还有母亲和江南七怪的看护,杨过自己干脆自生自灭,在社会上讨生活,反练出一种狠劲,这与袁承志不相同。
 
 
 
苦难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过早地表现出成人坚强的一面,但那并不是他真的提前成熟,那更多的是一种速成的缺乏根基的假象,更能表现出孩子的惊怯和困惑。
 
 
 
倪匡先生说袁承志童年义勇精明,十分可爱,长大了反而变得乏味。如果仔细分析,即是以上的道理。
 
 
 
袁承志拼着命发蛮发狠与胡老三缠斗一段,为的是要救安小慧,安大娘心里称赞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侠义心肠”。这正是少年英雄袁承志的传神写照,不过在他少年的侠义中,我们不要忘了其背后的辛酸血泪。
 
 
 
少年的袁承志确是资质不错,聪明伶俐,他一见到穆人清便知道恭恭敬 敬地磕头叫师父,让这个安大娘所言的“脾气很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话了,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的捉摸不透的老头,对他一见即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收了袁承志为徒。
 
 
 
袁承志到处讨人欢喜,安大娘喜欢他不说,崔秋山夸他聪明,连那个哑巴也极喜欢他。看哑巴知道穆人清同意收袁承志为徒,喜得把他抛在空中再接住,接连四五次,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流露无遗。 在华山学艺,袁承志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掌声和欢笑声。这个聪明活泼的孩童,给大家都带来了欢乐,而他自己也终于有了归宿,也找到了人生的幸福。袁承志学得聪明,又用功勤奋,武功进境极快。接下来他又遇上木桑道长,又是一个造化良机,他得到了许多的收益。
 
 
 
袁承志如何讨人欢喜,仅从木桑道长一见面便送了他极为贵重的护体宝衣一件事便可知,而木桑道长也没有看错人,此后袁承志陪木桑道长学棋下棋,让木桑道长过足了棋瘾。
 
 
 
金蛇郎君行事处处透着三分邪气,死后还想着算计人,若发现他藏身洞穴之人稍有贪心,未能依照他留简的指示先葬其骸骨再开启宝盒,即难逃大难。袁承志的性格和郭靖一路,都是至诚君子,厚道老实,所以能遵金蛇郎君留简的指示所嘱而行动,避过了危险。
 
 
 
少年聪明伶俐的袁承志在成熟,但这种成熟中却有了一种青涩的不太协调的意味。武功只是外在的,他幸运地在学到穆人清、木桑道人的高妙武功之后,又通贯了金蛇秘笈的奇异武学,他甚至在三种不同的武功之中,更有领悟和超越。但他内在的转变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这种由蚕蛹到化蝶的过程,最是艰难和不易,看袁承志与李岩红娘子相识之后,倾慕李岩的书生谋士的儒雅风度,自己也买了一套书生衣巾,学作书生打扮,此处最能剖明袁承志变化的心路历程。如果说袁承志是陈家洛到郭靖之间的过渡,此时的他更与陈家洛相近。
 
 
 
人物感情
 
 
 
袁承志和温青青认识之初彼此之间是一种轻喜剧的误会。当温青青的女儿身份未揭露之前,两人之间的关系让人看着尴尬,袁承志对温青青处处容让,写得有些生硬和牵强,甚至有一点同性恋的暧昧气氛。长大后的袁承志,似乎确是迟钝迂腐得多了,缺乏了少年时的灵气。
 
 
 
温青青终于恢复了俏丽女儿的本色,袁承志是大跌眼镜,书中说他“以前许多疑虑之处,豁然顿解”,其实也未必,女儿家忽嗔忽喜一悲一笑的心事,他还需有些日子慢慢去琢磨呢。
 
 
 
袁承志大破温家五老五行阵,表现了袁承志的艺高人胆大。袁承志仅用了安小慧头发上戴的一枚普普通通的玉簪,便不费多少力气,破解温家五老的五行阵外加一个铺佐的八卦阵。此一战有惊有险,极具戏剧效果和幻想发挥的是,五行阵八卦阵虽厉害无比,袁承志却优哉游哉,躺在阵中闷睡大觉。表面上是袁承志托大,全不把众人放在眼里,实际上却是袁承志看出了阵势的关键和弱点所在。以不变应万变,金大侠写出高明的武学境界。
 
 
 
与小时候的聪明机灵相反,正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袁承志对于温青青反复多次、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示爱,还是不可思议地木讷和无动于衷,不无呆气地愕然不解。郭靖虽也是老实愚鲁,但对黄蓉的反应却是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执着而热烈。袁承志相比之下确是逊色不少,他的老实模样多了几分道学气,总觉不够本色。正如温青青心中对袁承志的不满:“他确是个至诚君子,只是也未免太古板了些。”
 
 
 
所以温青青带着袁承志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虚凰假凤地吟风弄月一番,袁承志最是尴尬,在这一场游戏一场梦中,温青青反倒成了袁承志情欲的启蒙教师,扮演诱惑者的身份,袁承志终于在朦胧中体味到了男女之情中的缠绵,悄然心动。
 
 
 
温青青怒杀马公子,是其“妖女”的任性和不受世俗礼法所拘之处,她的行事只听从内心的良心原则,这在袁承志是难以接受的,此一段,让人想起《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和张翠山的故事。这两对性情相仿的恋人,都是女方更为尖锐和个性鲜明奇异,都对生命和社会有一种更深刻的奇异把握,而温文儒雅的男方,都显出迂腐的一面,被动地提升境界。
 
 
 
个性特点
 
 
 
袁承志本领高人一筹,行棋先人一着,打抱不平,排扰解难,扮演着救苦救难,打抱不平的角色,出道不久,已能独当一面,有所为而来。但袁承志的光彩,却总是被从未正面出场的金蛇郎君的独特神秘魅力所遮过,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依然不是袁承志的高妙武功,而是金蛇郎君的传奇的人生。
 
 
 
因为金蛇郎君的出色,袁承志的性格总是内抑和收敛,不能有充分的发挥,他似乎没有找到自己准确的安身立命的切入点,表现的行为举止缺乏震撼人心的深度。看已是少年老成的袁承志,竭力在模仿前辈高人的潇洒风范,他甚至学起大师兄黄真的滑稽行止来,表面化地想挥洒自如,一手举酒杯,一手拿筷子夹鸡腿,模样实在有些不伦不类,怪模怪样。从内在的气质上看,他实在与金蛇郎君或是黄真有本质的差别,他不能像郭靖那样朴素。
 
 
 
袁承志虽然拜穆人清为师,师出名门正派,但他武功中正派的一路却远不如从金蛇郎君那里偷学的邪派的一路好看、实用和有效。
 
 
 
江湖生涯
 
 
 
袁承志和归辛树夫妇的较量,用师门的武功往往捉襟见肘,实在看不出华山派的名门正派武功的风光之处。而袁承志一旦用起金蛇郎君奇妙诡异的武功来,情况就立即能够改观,将劣势变为优势。如此看来,金蛇郎君确实是一个让人叹服不已的绝异天才。金大侠暗地里对金蛇郎君的推崇实在是青眼有加。
 
 
 
袁承志和温青青,按照金蛇郎君留下的藏宝秘图找到了宝藏,由此引出一段群盗拦路截宝的闹剧。袁承志与群盗斗智斗勇,意气风发,风光十足,其实并没有衬托出袁承志的真本事来,因为袁承志与群盗力量的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甚至可以说是胜之不武,不足为奇。袁承志的造反,以及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联盟,其最内在的基础,更多的在于家恨,而不是在于国仇。这就决定了袁承志在政治上缺乏远大志向,对政治问题不够敏感。
 
 
 
袁承志是个英雄,但更多的是个个人主义的英雄,在那个风云聚会的大变迁大动乱的时代,他的作为不可能太大,他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袁承志被众人推举为盟主,是被动的,这一点上他更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没有野心,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他身不由己地被历史的潮流挟裹着向前随波逐流,他建功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即兴的,时事造就的。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相比,袁承志缺乏更为深入的道德和正义的力量。
 
 
 
在这一点上,袁承志也有自知之明,他感叹自己是除了武功之处,什么都不如自己的父亲。袁承志缺乏的实际上也就是他父亲那种文化底蕴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袁承志虽然被推举为群豪的领袖,但他们的才情和见识,并不足以在复杂的江湖关系和权力斗争中左右逢源。但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的运气,种种机缘凑巧,使袁承志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轻易地接二连三地收服了人心,他的局面也越来越大。
 
 
 
仅仅是仗着自己的武功高明,出手化解了铁罗汉和圣手神偷胡桂南两人的拼斗,袁承志便得到了有神奇药效的“朱睛冰蟾”,而且正是有此“朱睛冰蟾”,后面袁承志又进一步有机会大作好人,救死扶伤。
 
 
 
袁承志的身世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决定了在乱世危邦中,他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站到了同一阵线上。明朝崇祯皇帝这一方,是与袁承志有杀父之恨,而满清皇太极那一方,则是袁承志之父袁崇焕的死敌。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推翻昏庸腐朽的明朝,另一方面又要抗虎视中原的满州鞑虏,袁承志很自然地要成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同道,很自然地对其抱以极高的期望值。
 
 
 
此书最后,袁承志打败武功高强的玉真子,为木桑道长的铁剑门清理门户,虽然胜利并不容易,但也没有多少值得夸耀和让人兴奋的,江湖中善恶难明,正邪难辨,看得只是让人灰心丧气,就算是穆人清所主持的名门正派的华山派,也良莠不齐,不明道理,不分轻重缓急,不识大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凭袁承志一己之独善,也难有作为。
 
 
 
伤心之地,难以久留,袁承志最后带着温青青及门下众人离开大陆,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寻找自己理想的乐园。“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一个误字,为全书的主题划出了一个休止音。
 
 
 
4 人物评价
 
 
 
 
 《碧血剑》小说最后一回,已成为民间抗清领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复明的大势已去,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却无安邦救国的权谋韬略,自己又不愿落草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懒。这时,他回想起张朝唐说过浡泥国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便产生了避难海外的想法。随后,他召集一帮同道中人从山东乘船前往东南亚,到达“浡泥国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岛屿”。他们赶走了盘踞在那里的红毛海盗,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其实,袁承志避难海外的例子并非金庸独创。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曾写过一部《水浒后传》,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汉,因不堪奸臣恶霸的欺压,纷纷再次造反,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出逃海外。后来,他们在暹罗(即泰国)成就了一番大业,李俊最终成为暹罗国主。这些情节虽属虚构,却同《碧血剑》一样反映了当时不少中国人避难东南亚的现实。这些中国移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碧血剑》小说最后一回,已成为民间抗清领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复明的大势已去,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却无安邦救国的权谋韬略,自己又不愿落草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懒。这时,他回想起张朝唐说过浡泥国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便产生了避难海外的想法。随后,他召集一帮同道中人从山东乘船前往东南亚,到达“浡泥国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岛屿”。他们赶走了盘踞在那里的红毛海盗,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其实,袁承志避难海外的例子并非金庸独创。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曾写过一部《水浒后传》,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汉,因不堪奸臣恶霸的欺压,纷纷再次造反,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出逃海外。后来,他们在暹罗(即泰国)成就了一番大业,李俊最终成为暹罗国主。这些情节虽属虚构,却同《碧血剑》一样反映了当时不少中国人避难东南亚的现实。这些中国移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5人物武功
+
== '''参考文献''' ==
 
 
伏虎掌法
 
 
 
华山派掌法。这路掌法共一百单八式,每式各有变化,奇正相生相克,共三百三十四变。
 
 
 
八大要诀有勾、撇、捺,劈、 撕、打、崩、吐。掌法变化多端,运用时愈出愈奇。
 
 
 
破玉拳
 
 
 
华山派拳法,这路拳法招招力大势劲,一拳打来犹如铁锤击岩、巨斧开山一般。
 
 
 
铁指诀
 
 
 
华山派指法。
 
 
 
混元掌
 
 
 
华山派掌法,乃是自外而内修练混元功之用的掌式,借由练掌修习内劲,待混元功大成,两相配合威力更增。
 
 
 
混元功
 
 
 
华山派内功的最高心法,自来各家各派修练内功,都讲究呼吸吐纳,打坐练气,华山派的内功却别具蹊径,自外而内,于掌法中修习内劲。
 
 
 
这门功夫虽然费时甚久,见效极慢,但修习时既无走火入魔之虞,练成后又是威力奇大。
 
 
 
盖内外齐修,临敌时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内劲相附,能于不着意间制胜克敌。
 
 
 
待得「混元功」大成,那更是无往不利、无坚不摧了。
 
 
 
攀云乘龙
 
 
 
铁剑门轻功。不弯腿作势,忽然全身拔起,能窜到了大树之巅,一个倒翻筋斗,又回到原处。
 
 
 
虽说只是一招,可见腰腿之劲,步法眼神身子,都有无数奥妙。
 
 
 
岳王神箭
 
 
 
铁剑门轻功。当真如箭离弦,急射而出,身法之快,任何各派武功均所不及。
 
 
 
神行百变
 
 
 
铁剑门轻功。
 
 
 
变化奥妙,须以更深内功作为根底,基本道理却也与以前所学的轻功无别。
 
 
 
这套轻功转折滑溜,直似游鱼一般,与人动手之际,若是但求趋避自保,敌人兵刃拳脚万难及身。
 
 
 
轻灵已极,但似嫌不够沉厚,始终躲闪而不含反击伏着,对方不免无所顾忌。
 
 
 
金蛇擒鹤拳
 
 
 
袁承志由金蛇秘笈上学得之拳法,招式颇为怪异。
 
 
 
金蛇游身掌
 
 
 
夏雪宜写入金蛇秘笈的一套掌法,身形便如水蛇般游走不定,系从水蛇在水中游动的身法中所悟出,掌法中招数阴毒。
 
 
 
金蛇剑法
 
 
 
袁承志由金蛇秘笈上学得之剑法,照式练去,初时还不觉甚么,到后来转折起伏,刺打劈削之间,甚是不顾,有些招式更是绝无用处,但只要持「金蛇剑」微一舞动,登时明白了「金蛇剑法」的怪异之处,原来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比之寻常长剑增添了不少用法,先前「金蛇剑法」 中颇多招式甚不可解,用在这柄特异的金蛇剑上,尽成厉害招术。
 
 
 
6影视形象
 
 
 
1958年香港粤语电影《碧血剑》曹达华饰演(石修饰演童年袁承志)
 
 
 
1977年香港佳视电视剧《碧血剑》陈强饰演
 
 
 
1980年香港邵氏电影《情侠追风剑》汪禹饰演(改编自原著,角色名改为夏侯晓桐)
 
 
 
1981年香港邵氏电影《碧血剑》郭追饰演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剧《碧血剑》黄日华饰演(冯志丰饰演童年袁承志)
 
 
 
1993年香港永盛电影《新碧血剑》元彪饰演
 
 
 
2000年香港无线电视剧《碧血剑》林家栋饰演
 
 
 
2007年内地电视剧《碧血剑》窦智孔饰演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书中描述
+
{| class="wikitable"
 
+
|-
  【1】应松道:“崔兄很爽快,那么我们直说了。袁督师被害之后,留下一位公子,那时还只有七岁。我们跟昏君派来逮捕督师家属的锦衣卫打了三场,死了七个兄弟,才保全袁督师这点骨血。”崔秋山嗯了一声。应松道:“这位幼主名叫袁承志,由我们四人教他识字练武。他聪明得很,一教就会,这几年来,我们的本领差不多都已传授给他了。虽然他年纪小,功夫还不到家,但再跟着我们,练下去进境一定不大。”
+
! 视频
 
+
|-
【2】应松把袁承志叫了过来,和崔秋山见面。崔秋山见他灵动活泼,面貌黝黑,全无半分富贵公子娇生惯养的情状,很是喜欢。问他所学的武艺,袁承志答了,问道:“崔叔叔,你刚才抓住那两个奸细,使得甚么功夫?”崔秋山道:“那叫做伏虎掌法。”袁承志道:“这样快,我看都看不清楚。”崔秋山笑道:“你想不想学?”袁承志一听这话,忙道:“崔叔叔,请你教我。”
+
| {{#evt:
 
+
service=youku
【3】崔秋山向应松笑道:“我跟刘将军说,在这里耽几天,就把这路掌法传给他吧!”袁承志和应朱倪三人俱各大喜,连声称谢。
+
|id=XMzM1Mzg3MTAwNA
 
+
|alignment=inline
【4】张朝唐和杨鹏举径赴广州,途中更无他故。杨鹏举遭此挫折,心灰意懒,知道江湖上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自己凭这点微末功夫,居然能挨到今日,算得是侥幸之极,此番若非袁承志这小小孩童一言相救,已变成没眼睛的废人,想想暗自心惊。当即向镖局辞了工,便欲回家务农。张朝唐感他救命之恩,见他心情郁郁,便邀他同去浡泥国游览散心。杨鹏举眼见左右无事,自己又无家累,当即答允。
+
|dimensions=390
 
+
|container=frame
【5】刘芳亮和孙仲寿等说妥结盟之事,众人在袁崇焕神像前立下重誓,决不相负。刘芳亮正要和袁党着意结纳,听说崔秋山要教袁承志武艺,甚是欢喜,当下和田见秀先下山去。
+
}}
 
+
|}
【6】孙仲寿、朱安国、倪浩、应松等留在山上,详商袁承志日后的出处。
 
 
 
【7】袁承志自崔秋山答应教他伏虎掌后,欢喜得一夜没睡好觉。翌日大家忙着结盟,没功夫理会这事。下午众人纷纷下山,临行时每人都和幼主作别,又忙碌了半天。
 
 
 
【8】到得晚上,孙仲寿和应松命人点了红烛,设了交椅,请崔秋山坐在上面,要袁承志行拜师之礼。崔秋山道:“袁家小兄弟我一见就很喜欢,他爱我这套伏虎掌,我就破费几天功夫,传授一个大概。但他能不能在这几天之内学会,学了之后能不能用,可得瞧他的悟性和以后的练习了。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切磋,师徒的名份是无论如何谈不上的。”应松道:“只要教得一招两式,就是终身为师。崔大哥何必太谦?”崔秋山一定不肯,大家也只得罢了。
 
 
 
【9】袁承志一听,已明其意,当即跪下,说道,“弟子袁承志,学会了伏虎掌法之后,决不敢欺压良善,伤害无辜,否则,否则……”他不知立誓的规矩,道:“否则就给崔叔叔打死。”
 
 
 
【10】崔秋山一笑,道:“很好。”忽然身子一晃,人已不见。袁承志急转身时,崔秋山已绕到他的身后,在他肩头一拍,笑道:“你抓住我。”
 
 
 
【11】袁承志经过朱安国和倪浩、罗大千三位师父的指点,武功也已稍有根基,立即矮身,左手虚晃,右手圈转,竟不回身,听风辨形,便向崔秋山腿上抓去。
 
 
 
【12】崔秋山喜道:“这招不错!”话声方毕,手掌轻轻在他肩头一拍,人影又已不见。袁承志凝神静气,一对小掌伸了开来,居然也护住了身上各处要害,眼见崔秋山身法奇快,再也抓他不住,当下不再跟他兜圈子捉迷藏,一步一步退向墙壁,突然转身,靠着墙壁,笑道:“崔叔叔,我见到你啦!”
 
 
 
【13】这路掌法共一百单八式,每式各有三项变化,奇正相生相克,共三百二十四变。袁承志默默记忆,学了几遍,已把招式记得大致无误。崔秋山连比带说,再把每一招每一变的用法细加传授。袁承志武功本有根抵,悟性又强,崔秋山一说,便能领会。一个教得起劲,一个学得用心,直至深夜。
 
 
 
【14】第二天一早,崔秋山在山边散步,见袁承志正在练拳,施展伏虎掌一百单八招的变化,于那勾、撇、捺、劈、撕、打、崩、吐八大要诀,居然也能明其大旨,知其精要。崔秋山很是喜欢,当他练到入神之时突然一跃而前,抬腿向他背心踢去。
 
 
 
【15】袁承志忽听背后风声响动,侧身避过,回手便拉敌人的右腿,一眼瞥见是崔秋山,急忙缩手,惊叫:“崔叔叔!”崔秋山笑道:“别停手,打下去。”
 
 
 
【16】袁承志知他是和自己拆招,当下踏上一步,小拳攒击崔秋山腰胯,正是伏虎掌第八十九招“深入虎穴”。崔秋山赞道:“不错,就是这样。”口中指点,手下不停,和他对拆起来、见袁承志出招有误,便立即纠正。两人拳来足往,把伏虎掌一百单八式、三百二十四变翻来覆去的拆解。袁承志见这套掌法变化多端,崔秋山运用时愈出愈奇,欢喜无已,用心记忆。拆解良久,崔秋山见他头上出汗,知道累了,便停住手,要他坐下休息,一面比划讲解。
 
 
 
【17】两人自清晨直至深夜,除了吃饭之外,不停的拆练掌法。如此练了七日,到了第八天晚上,崔秋山道:“我所会的已全部传了给你,日后是否有成,全凭你自己练习了。临敌之际,局面千变万化,七分靠功夫,三分靠机灵,一味蛮打,决难取胜。”袁承志点头受教。
 
 
 
【18】袁承志和崔秋山相处虽只有八九天,但他把伏虎掌倾囊相授,教之勤,显见爱之深,听说明天就要分手,不觉眼眶红了,便要掉下泪来。崔秋山见他对自己甚是依恋,也不由得感动,轻轻抚摸他头,说道:“象你这样聪明资质,武林中实在少见,可惜我们没机缘长久相聚。”袁承志道:“崔叔叔,我跟你到李将军那里。”崔秋山笑道:“你这样小,那怎么成?我们跟着李将军,时时刻刻都在拚命,饱一顿饥一顿的,今天不知明天的事。”
 
 
 
【19】正说话间,忽听得屋外有野兽一声怪叫,袁承志奇道:“那是甚么?不是老虎,也不是狼。”崔秋山道:“是豹子。”灵机一动,道:“咱们去把豹子捉来,我有用处。”袁承志大为兴奋,忙问:“甚么用处?”崔秋山笑而不答,匆匆走了出去。袁承志忙跟出去,见他不带兵刃,又问:“崔叔叔,你用甚么兵器打豹子?”
 
 
 
【20】崔秋山不从正门出去,走到内进孙仲寿房外,叫道:“朱大哥、倪大哥都在么?”朱安国等在房内聚谈,听得叫声,开门出来。崔秋山笑道:“请各位帮一下手,把外面那头豹子逼进屋来,我有用处。”倪浩是杀虎能手,连说,“好,好。”拿了猎虎叉,抢先出门。崔秋山叫道:“倪大哥,别伤那畜生。”倪浩遥遥答应,不一会,呼喝声已起。崔秋山和朱安国、罗大千三人也纵出门去。袁承志拿了短铁枪想跟出去。孙仲寿道:“承志,别出去,咱们在这里看。”袁承志无奈,只得和孙仲寿、应松三人凭在窗口观望。
 

於 2018年12月13日 (四) 11:30 的修訂

簡介

袁承志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的男主角,綽號「金蛇王」,明末抵禦滿洲入侵的大將袁崇煥之子,後來定居「浡泥國左近的一座大島嶼」。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 袁蛇王 姓名 袁承志 綽號 金蛇王 門派 華山派 七省武林盟主 師父 穆人清 夏雪宜(隔世師父) 徒弟 何惕守 家庭 袁崇煥(父) 夏青青(妻) 武功 內功 混元功 輕功 神行百變 攀雲乘龍 岳王神箭 絕技 五行拳 破玉拳 劈石拳 混元掌 鐵指訣 伏虎掌 岳家神槍 金蛇劍法 金蛇拳法 華山劍法 長拳十段錦 金蛇游身掌 金蛇擒鶴拳 滿天花雨 兵器 金蛇劍 金蛇錐 袁承志,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主角之一,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為金庸小說中武功絕頂的高手之一。

生平

袁承志是明朝大將袁崇煥的兒子,取名「承志」,寓意「續承父親的遺志」。

袁崇煥枉死後被父親的舊部救出,這時他還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

後來朱安國等袁崇煥舊部成員教他讀書寫字,並打好武功根基,好讓他為父親袁崇煥報仇。

多年後他從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中學到「伏虎掌」。

及後機緣巧合下更拜了的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為師,並在華山上從鐵劍門的「千變萬劫」木桑道人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學得一身驚人的武功。

多年後,袁承志已成了一個武功高強的青年人,下山後,他行俠仗義,結識紅顏知己夏青青,並在七省豪傑的支持下成為武林盟主,協助闖王起義並幫助闖軍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

後來李自成入京,眼見闖軍腐化,義兄李岩慘死,因而與青青、山宗、江湖朋友們收復一座位於渤泥國(今文萊)附近、荷蘭所殖民的大島嶼,從此隱居海外。


2人物形象

在舊版之中,似乎還愛賣弄文才,一面寫《兵車行》,一面接招,將他本身既有浩然正氣又不呆板的性格發揮的淋漓盡致。新版把他的文學味道減等,《兵車行》變成了他自幼背熟的父親給皇帝上的奏章,他又謙虛了幾句,說字寫得不好之類,但形象並未受到影響。袁承志最大的好處是對溫青青(即夏青青,夏雪宜之女)十分溫柔諒解,小心呵護。她怎樣刁蠻,他都不介意,只是憐惜呵護。

袁承志這人物不大出色、名氣不大響亮,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碧血劍》的故事比較弱,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他的光芒,輕易被兩個沒出過場的真正主角蓋過,在舊版里,真正的主角是金蛇郎君,在新版里,主角是袁崇煥。金蛇郎君是虛構的武俠奇才,袁崇煥是歷史有名的大人物,相形之下,袁承志不過是個平庸的閒角。但以事跡來說,袁承志空有武林盟主、金社蛇營主帥的身份,在當時所做的看來轟轟烈烈的大事,似乎在當今民族融合團結的大背景下被弱化。使人覺得卻像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似乎比陳家洛還差一點。他一開始就是支持闖王李自成(最早是高迎祥),打擊後金軍(即滿清軍),等到發現闖王醜惡的一面,從而發覺自己力挽狂瀾而不得,無力兼濟天下,他就意興闌珊,於是退而齊家,獨善其身,帶着青青及群雄移居海外去了。

舊版時《碧血劍》的人物多花樣,橋段頗弱,袁承志的故事像「少年曆險記」多過英雄揭竿起義,袁承志本人也就分量有限,到了新版,金庸大幅改寫,大大加深了歷史意味,袁承志更加無足輕重。

長大了的袁承志越發沉穩,他以國家大義為己任,出生入死;他以其父為標榜,當仁不讓。

但具備俠義之士的正義凜然之外,還不乏機智,敏銳。

既做到了英雄千古,治國安邦,又兼顧了生活真情,修身齊家。

人物評價

《碧血劍》小說最後一回,已成為民間抗清領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復明的大勢已去,覺得自己空有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卻無安邦救國的權謀韜略,自己又不願落草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懶。這時,他回想起張朝唐說過浡泥國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便產生了避難海外的想法。隨後,他召集一幫同道中人從山東乘船前往東南亞,到達「浡泥國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島嶼」。他們趕走了盤踞在那裡的紅毛海盜,終於在海外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其實,袁承志避難海外的例子並非金庸獨創。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曾寫過一部《水滸後傳》,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漢,因不堪奸臣惡霸的欺壓,紛紛再次造反,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出逃海外。後來,他們在暹羅(即泰國)成就了一番大業,李俊最終成為暹羅國主。這些情節雖屬虛構,卻同《碧血劍》一樣反映了當時不少中國人避難東南亞的現實。這些中國移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碧血劍》是《書劍恩仇錄》到《射鵰英雄傳》中的過渡,袁承志這個人物也是陳家洛到郭靖中間的一個過渡。袁承志制伏兩頭猩猩,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鵰英雄傳》中一對白雕妙用的影子。

參考文獻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