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èi,五筆字形:punw,四角號碼:35280。指衣袖。[1]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袂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唐韻》弭弊切《集韻》《韻會》彌蔽切,$音櫗。《玉篇》袖也。《釋名》袂,掣也。掣,開也。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禮·曲禮》以袂拘而退。《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袂順左右隈。《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又擔袂,國名。《水經注》江口有國,號擔袂,屬天竺。遣黃門字興為擔袂王。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莊子·漁父篇》被發揄袂。《釋文》袂,李音芮。

又倪祭切。同褹。詳褹字注。

又《類篇》古穴切,同睃。亦袖也。《韻補》《沈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涼,並攢心而沾袂。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

釋義

<名>指衣袖

(形聲。從衣,夬(guài)聲。)

構詞

衣袂飄飄:翩翩起舞時袖隨風飄擺,有出塵之態。指在跳舞時裙帶飄舞看起來特別的好看。

聯袂:手拉着手,比喻一同(來、去等) 例:聯袂出演

袂接肩摩(形容人多);袂雲汗雨(極言行人之多);袂裾(襟袖)

典故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楚辭·九歌湘夫人》

今茲捧袂,喜托龍門。--唐 王勃(滕王閣序)

攘袂群起。--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臨行之際,把袂留連,千聲珍重:"相見有日!"各各灑淚而別。--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