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乌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伯利亚乌头 |
中文学名:西伯利亚乌头 拉丁学名:Aconitum barbatum Pers. var. hispid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乌头属 |
西伯利亚乌头(学名:Aconitum barbatum Patrin ex Pers. var. hispidum (DC.) Ser.)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直立,圆柱形,茎高55-90厘米,生2-4枚叶,叶片肾形或圆肾形,三全裂,顶生总状花序,具密集的花;下部苞片狭线形,中部的披针状钻形,上部的三角形,小苞片狭三角形;萼片黄色,上萼片圆筒形,种子倒卵球形,褐色,密生横狭翅。7-8月开花。生海拔450-900米间山地草坡或多石处,林下或林缘草地。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西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
目录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乌头(变种)与细叶黄乌头的区别:叶分裂程度较小,中全裂片深裂不近中脉,末回小裂片三角形至狭披针形。与牛扁极为相近,区别点只在于茎和叶柄的毛茸特征,牛扁的茎和叶柄只有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而西伯利亚乌头的茎和叶柄除了反曲的短柔毛之外还有开展的较长柔毛。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巴里坤)、甘肃、宁夏(径源)、陕西、河南西部、山西、河北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生海拔420-2200米间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根供药用,有镇痛之效,治风湿等症。
附方[1]
【药 名】:西伯利亚乌头
【拼 音】:XIBOLIYAWUTOU
【来 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西伯利亚乌头的根。
【功 效】:祛湿止痛。
【主 治】:治风湿痹痛等痛证。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5克。
【别 名】:黑尾大艽(河北)、黑龙江(内蒙古)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河南西部。
【拉丁名】:Aconitum barbatum Pers. Var hispidum DC-A. Sibiricum Poir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二萜类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