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侯度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侯度遺址,位於黃河中游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村。遺址高出河面約170米的古老階地上。西侯度遺址是中國早期猿人階段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之一,遺址中帶切痕的鹿角和動物燒骨的發現,昭示出他們已將「火神」征服在腳下,顯露出「萬靈之靈」的神韻。西侯度遺址,為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1988年西侯度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0月27日,從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意大利權威設計雜誌《THE PLAN》2020年度設計大獎頒獎典禮於13日在線上舉行,22個獎項類別中,「2019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西侯度聖火採集點」獲景觀類別大獎(建成)。
中文名 西侯度遺址
外文名 Xihoudu Site
所處時代舊石器時代
遺址發掘
西侯度遺址是我國早期猿人階段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之一,為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西侯度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世界上其他國家還發現的燒骨所處時期均在西侯度之後,西侯度遺址的發現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一百幾十萬年前。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博物館對西侯度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了一批人類文化遺物和脊椎動物化石。西侯度出土了一批燒骨材料,這個發現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一百幾十萬年前。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發現如此古老的燒骨。1988年西侯度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遺物
西侯度遺址,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約1米厚的交錯砂層中。動物化石主要是22種哺乳動物,包括巨河狸、劍齒象、平額象、步化羚羊等[1] 。哺乳類中絕大部分是草原動物,也有適於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動物。文化遺物共發現石製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經過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多為石英岩。西侯度遺址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村,經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有巨河狸、鯉、山西軸鹿、粗面軸鹿、粗壯麗牛、山西披毛犀、三門馬、中國野牛、晉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豬、納瑪象等。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為原料,類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另外在文化層中還出土有若干燒骨,這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石器和有切割痕跡的鹿角以及燒骨的發現,證明遠在18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遺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中國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於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黃河河面約170米的階地上。1961~1962年發掘。出土劍齒象、納瑪象、野牛、三趾馬、三門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滅絕動物化石。文化遺物有石製品32件和燒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測,該文化距今已有180萬年。因石製品被流水沖磨,不易同自然石塊區分,有人對其是否人工製品持懷疑態度。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址最多的國家,在大約180萬年前就出現了最早的原始先民。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和兵器並不分家,但由於生存競爭,氏族或部落之間常會發生流血的暴力衝突,於是具有殺傷力的生產工具,也被用於人類的戰爭。到後來,為了爭奪土地,人口,財富,部落聯盟之間的戰爭愈發激烈。以生產為目的的工具已經不能勝任越來越殘酷的戰爭,人們開始研究製造專業格鬥武器和防禦衛體武裝,從此,兵器逐漸與生產工具分離開來,出現了正式兵器。這一變化大約發生於原始社會晚期,約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
考古發現
中國就已經產生了眾多的文化遺址。最典型的有距今約180萬年的西侯度遺址。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類簡單、一器多用為其特點;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石器趨於小型化和多樣化,器類增多[2] 。舊石器時代有代表性的兵器有石刮刀,石錘,尖嘴石鑿;石箭鏃。古代文獻《易經*繫辭》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就是木製之弓;矢,就是箭的古稱。雖然在考古發掘中,難以見到石器時代的弓和箭杆(弓和箭杆都是採用竹、木、藤之類的易腐物質,一般不能保存至今天),但出土的石器時代的箭鏃卻十分豐富,有石、骨、蚌殼、陶質等不同材料且大都經過磨製,形狀多樣。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於全國。最著名的文化遺址有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其中紅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後),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