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示范中心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 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目录

大学简介

是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1]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

中心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建于1896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历来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建校不久就建立了物性室。1948年,成立了普通物理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负责全校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工作。

20世纪80年代,普通物理实验室在实验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具相当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普通物理实验室得到了长足发展。1986年大学物理实验独立设课。同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1988年在全国率先开发并使用物理实验计算机预习和复习系统。1992年大学物理实验课被评为铁道部重点课程。1997年物理实验中心首批通过“四川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合格评估。

快速发展

在新世纪之交,普通物理实验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西南交通大学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整合普通物理实验室、应用物理实验室、光电专业实验室、物理演示实验室,成立了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2001年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4年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迁入学校新校区—犀浦校区,首先得到了学校“323实验室工程”(即: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多渠道筹集2亿左右的资金,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通过调整重组重点建设30个左右具有特色的实验中心)的重点支持,实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学校“323实验室工程”的全面支持下,物理实验中心以主持、参加的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面向21世纪工科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为契机,对我校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针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同时,改革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实行了以分层次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实验教学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方案,在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个性化实验室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全校率先建立了个性化实验室(其内涵:为适应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需要,以研究型和创新型项目为主体,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全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全开放的实验室)。2005年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精品课程。物理实验中心参加的“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科研与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项目获得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参加了第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网评,与西安交通大学[2]、北京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个中心一道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现场考察。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学校在加强实验室建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指导性意见。两年来物理实验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针对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认真的整改和重点建设,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完善了实验中心教学平台,进一步加强了近代物理实验的改革和建设;其次,推进了理论课教研室和实验课教研室的合并,建立了理论课和实验课共享的学习中心,做到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的融合;第三,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实验教学教授岗位;第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实验中心通过采取举办实验室开放周、物理竞赛、物理系列讲座、在理论课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等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中心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条件和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某些方面已进入国内领先行列。近年来,接待了国内20余所高校的来访交流,接待挪威、越南等国家大学代表团来访,产生显著的示范辐射作用。

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36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1610万元,开出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个性化实验共计152个。另外还开出5个系列近两百个物理演示实验。实验中心承担全校近5000名本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实验近32万生时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