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拿基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西拿基立,外文名:SENNACHERIB,基督教圣经人名。

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1]为救世主的各大教派的宗教,是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在古希腊语中,上帝之子被称为基督,基督教[2]由此得名。

简介

西拿基立(来:sanh]e^ri^b 〔不过读音很可能是 s*nhri^b,正如亚兰文蒲纸所显示的;JSS 21, 1976,页9〕:亚述文:Sin-ah\h\e{-eriba,意即“辛〔月神〕增进了兄弟们”)在主前705至681年统治亚述。他在父亲手下曾担任北部边疆的总督。他父亲遇刺身亡后,他首先挥军入巴比伦,当时玛尔杜克亚巴拉伊丁拿二世(Marduk-apla-iddina II,*米罗达巴拉但)在巴比伦谋反,并已在主前703年赶走了亚述委任的一名当地领袖玛尔杜克沙基苏(Marduk-zakir-s%um),又正联络各方势力,支持他对抗亚述。大概米罗达巴拉但也是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往见犹大王希西家(王下廿12-19;赛卅九)。主前702年末,西拿基立在古他(Cutha)和基士(Kish)的战役中击败迦勒底人,以及其盟友以拦和亚拉伯。西拿基立于是得以进入巴比伦,并受欢迎;他立比尔伊尼(Bel-ibni)为巴比伦王。亚述大军在比雅坚(Bi^t-Yakin)大肆搜掠,押解无数俘虏回尼尼微,米罗达巴拉但则逃往以拦。

当西拿基立还是储君的时候,曾驻守北疆并对该地十分熟悉,因此他登位后在治理北疆方面并无困难。他多次突袭东面山区的居民之后,就开始针对西面势力。那边有一个由埃及支持的反亚述联盟,并且日渐强大;联盟的领袖希西家捉拿了亲亚述的以革伦王帕地(Padi,王下十八8),巩固防卫,挖掘*西罗亚沟(王下廿20),以改善耶路撒冷城的供水情况,又向埃及求助(赛卅1-4)。

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主前701),西拿基立第三次出征,目的是要消灭这个联盟。他首先沿腓尼基海岸往南进发,攻克不少城池:大小西顿城、撒勒法、马哈利巴(Mahalliba,*亚黑拉)、乌舒(Ushu)、亚革悉(Akzib)、亚柯,但并没有进攻推罗。西顿王卢利(Luli,即以卢拉斯 [Elulaeus])逃亡出国,客死异乡,西拿基立以谒巴力(Ethba`al,即土巴力 [Tuba'al])取代其位。西顿王、亚发王、比布罗斯(Byblos)王、伯亚扪王、摩押王和以东王都臣服亚述王,但亚实基伦王却拒降,于是亚述大军在亚实基伦和邻近地区(包括伯大衮和约帕)大肆搜掠。西拿基立宣称其大军进入伊利提基(Eltekeh),并在那里打败了一支埃及军队;他把出卖帕地给希西家的以革伦贵族杀掉,还特遣军队摧毁犹大国内四十六座城池和无数村庄,俘掳了200,150人,获得无数战利品。西拿基立亲自参与攻克*拉吉一役;在他的王宫内,有浮雕描绘他正在欣赏战利品。他从拉吉差遣臣仆往耶路撒冷招降(代下卅二9)。

西拿基立本人对是次战役的记载声称希西家向他进贡(编年史),描述他如何“围剿犹大人希西家……把他变成笼中鸟,困在王城耶路撒冷。我使城的四周遍布哨站,任何人企图踏出城门半步都会送命”(Taylor Prism, BM)。希西家向亚述进贡(王下十八13-16;赛卅六1-2),贡物后来送往尼尼微(Taylor Prism,年份定于主前691);帕地获释,并且获赐部分犹大领土。

西拿基立没有提及这次围城的结果(参:王下十九32-34),亦没有记录神的手如何击败亚述大军(也许是藉降下瘟疫)(第35节);希罗多德(Herodotus)有如下的描述(2. 141);“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田鼠把敌人的弓、箭、盾带都咬烂了……翌日早晨,战事再起,无数的士卒倒下,因为他们没有自卫的武器”。

很多学者都认为,圣经中有关*特哈加率领埃及大军增援的记载(王下十九9;赛卅七9)是把年代弄错了(但可参 K. A. Kitchen,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Egypt, 1972);他们还相信王下十九37暗示,西拿基立返回尼尼微不久即被杀;因此,他们假设:亚述人在主前689至686年攻打亚拉伯人后,第二次进攻耶路撒冷,却无功而退。不过,现存的亚述编年史以及巴比伦历代志都没有提及此役,而王下十九36-37也不一定有意显示,由西拿基立从巴勒斯坦返国,直至他于主前681年去世的时间差距;无论如何解释,这段差距肯定有数年之久。因此,主张亚述仅曾一次(主前701)进袭的推论,仍是合理的意见。

主前700年,亚述人再远征巴比伦,因为比尔伊尼叛变。西拿基立把儿子亚述拿丁苏(As%s%ur-nadin-s%um)立为巴比伦王。亚述拿丁苏一直安享王位,直至以拦人把他掳去。西拿基立继而在一连串战役中与以拦人对垒,又在主前694年沿水路出征,渡过波斯湾,进攻那些曾经包庇米罗达巴拉但的国家。他攻陷以力(Erech),更在主前689年洗劫巴比伦。至于其他边疆方面,他入侵基利家,攻陷大数,并且袭击大马色以南和以东的亚拉伯人。

内政方面,西拿基立的妻子(西面的闪族人)纳兹亚萨库都(Naqi~a-Zakutu)协助他重建尼尼微,建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宫殿”、军械库、新城墙和城门。此外,他又建造称为杰瓦(Jerwan)的引水道,引进哥麦耳(Gomel)河的河水,直到城东的阿支勒(Ajeila)堤。于是,他们不但有足够水源灌溉园圃和农田,还改善了尼尼微附近由底格里斯河和科斯尔(Khosr)河所形成的天然屏障。

此外,西拿基立在亚述城和卡齐(Kakzi)大兴土木,引进不少先进科技。

西拿基立是在尼斯洛神庙叩拜的时候,被他的儿子刺杀的(王下十九37)。按他的小儿子以撒哈顿的记载,在他去世(主前681年十二月)后,国内随即发生动乱;这可能意味杀他的儿子(大概是*亚得米勒和*沙利色)逃往外国。以撒哈顿早在主前687年已获册封为储君,父亲死后,他马上继位(第37节)。另一些说法包括,以撒哈顿是巴比伦历代志所提及的一个隐名“儿子”(行刺者),以及西拿基立是死于巴比伦的。但这些推论的根据很薄弱。

参考文献

  1. 耶稣:“我们都与上帝同在”,中国台湾网,2013-04-03
  2. 宗教文化:什么是基督教,第一星座网,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