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根結線蟲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瓜根結線蟲病
西瓜根結線蟲病,主要為害根部。子葉期染病,致幼苗死亡。成株期染病主要為害側根和鬚根,發病後西瓜側根或鬚根卜長出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剖開根結,病組織內有很多微小的乳白色線蟲藏於其內,在根結上長出細弱新根再度受侵染髮病,形成根結狀腫瘤。
基本信息
中文名:西瓜根結線蟲病
主要危害作物:西瓜
主要為害部位:根部
病原中文名:南方根結線蟲1號小種
病原類型:植物寄生線蟲
症狀
西瓜根結線蟲病主要發生在根部,常以側根發病較多。受害後的症狀有一個共同特徵,即被害根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狀物,稱為根結(或根瘤),根瘤是受線蟲侵染後,致細胞變大、增生而成的。根瘤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初為白色,後變成淡褐色。根結可以相互連合成念珠狀,使一條根甚至大部分根全變成根結。地上部植株輕者表現不明顯,重者生長緩慢,植株矮小發黃,生長不良,結瓜少而小,甚至不結瓜,植株黃化,萎蔫枯死。植株易從地下拔出,剖開根結,病部組織里有很小的乳白色線蟲埋於其中。[1]
病原
Meloidogyne incognita var.acrita Chitwood 稱南方根結線蟲1號小種,屬植物寄生線蟲。
發病條件
根結線蟲多在土壤5~30厘米處生存,常以卵或2齡幼蟲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傳播途徑。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條件適宜時,由埋藏在寄主根內的雌蟲,產出單細胞的卵,卵產下經幾小時形成一齡幼蟲,脫皮後孵出二齡幼蟲,離開卵塊的二齡幼蟲在土壤中移動尋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長錐內,其分泌物刺激導管細胞膨脹,使根形成巨型細胞或蟲癭,或稱根結,在生長季節根結線蟲的幾個世代以對數增殖,發育到4齡時交尾產卵,卵在根結里孵化發育,2齡後離開卵塊,進土中進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溫室或塑料棚中單一種植幾年後,導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時,根結線蟲可逐步成為優勢種。南方根結線蟲生存最適溫度25~30℃,高於40℃,低於5℃都很少活動,55℃經10分鐘致死。田間土壤濕度是影響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條件。土壤濕度適合蔬菜生長,也適於根結線蟲活動,雨季有利於孵化和侵染,但在乾燥,或過濕土壤中,其活動受到抑制,其為害砂土中常較粘土重,適宜土壤pH4~8。
發病規律
該病結構疏鬆,透氣性好的沙質土壤發病重。一般2~5月份由於大棚內溫度高,該病害容易發生表症,而秋季瓜相對發病較慢。連作時間越長,病害發生越嚴重。
以2齡幼蟲或卵在根結和土壤中越冬,一般分布在5~30厘米土層中,能存活1~3年。蟲卵在春季孵化,形成1齡幼蟲,進一步蛻變成2齡幼蟲在土壤中移動,尋找西瓜根尖,從根冠侵入,定居在根內。根結線蟲在根內的分泌物刺激根細胞膨脹形成根結,在根結內繼續生長、產卵。根結線蟲適宜的生長溫度10~40℃、土壤含水量40~70%,pH4~8。
防治措施
根結線蟲在50度以上的高溫,或者是5度以下的低溫都會死亡,包括在水淹缺氧情況下也會迅速死亡,但是這些方法對根結線蟲的蟲卵不起作用,治標不治本,同樣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蟲卵還會孵化危害番茄、辣椒等瓜果蔬菜的害蟲。
(1)物理防治。選用抗根結線蟲品種(厚皮品種);育苗時選用的育苗土不要帶病原,建議用大田土或基質育苗,保證瓜苗無病;發病重的地區或田塊,將病株連根拔起,病根要燒掉,減少殘留。休棚期土壤灌水至10厘米或更深土層,灌水1個月以上。
(2)藥劑防治利用氯氨化鈣悶棚,可防治線蟲和多種土傳病害。或整地時,將35%威百畝水劑200~300倍液施入溝內並覆土,熏蒸7~15天後翻耕透氣。
每畝用噻唑膦顆粒劑2千克、0.5%阿維菌素顆粒劑3~4千克拌20千克細沙撒入土壤,先在準備栽瓜的壟上開溝,深16~20厘米,按每畝220千克原液的藥量施用。
定植後發現病株,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一般每株澆灌1~1.5千克藥液,也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