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联农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联农场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西联农场创建于1952年,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市郊,毗邻洋浦开发区,距省会海口市120公里,距高速公路人口22公里。“西联宝岛,南国珍珠”是周恩来总理1960年视察西联农场留下的光辉题词,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联过去辉煌历史的肯定。

西联农场是一个以生产天然橡胶和改性橡胶木为主,集农工商建运为一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

基本内容

中文名:西联农场

所属地区:海南省儋州市

行政区类别:农场

人口:36652人(2010年)

农场简介

西联农场创建于1952年12月,位于儋州市市郊,毗洋浦经济开发区,距省会海口市120公里,距西线高速公路入口处22公里。2000年7月,西联作为国家农业部、海南省委、省农垦总局第一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成功地进行了公司化改造,成为海南农垦西联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西联宝岛,南国珍珠”是周恩来总理1960年视察西联农场留下的光辉题词,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联过去辉煌历史的肯定。

生产

西联农场是一个以生产天然橡胶和改性橡胶木为主,集农工商建运为一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2000年7月,西联作为国家农业部、海南省委、省农垦总局第一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成功地进行了公司化改造,成为海南农垦西联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下辖7个监管区,52个生产队,1个橡胶示范基地,8家工厂,4家公司,1家医院和6所小学,1所中学。职工5052人,拥有土地15.8万亩,固定资产3.1亿多元(未含土地开发价值)。现已植胶8.2万亩,造林3万亩,水稻3500亩和万余亩热带经济作物及淡水养殖基地。

50年来,农场累计生产天然橡胶10.7万吨,上缴国家税利2.06亿元,投资回报率为392%。

改革开放,使西联这颗“珍珠”更加璀璨夺目,改制后的西联,完善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创新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向前迈进,成为海南农垦效益最好,贡献最大,机制最活的新型企业。

开拓

1952年冬,林一师部分官兵、民工、知识分子、支边青年和归国华侨相继来到了海南儋州洛南地区开始了创建西联农场的战斗。这批农场的开拓者,战天斗地,团结拼搏,自己动手盖茅草房、点油灯,在十分恶劣的艰难环境下垦荒创业建设家园,奠定了西联农场发展的基础。

西联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是一曲艰苦创业,不断开拓进取的壮歌。西联的变迁,西联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人们忘不了西联农场的拓荒者。

地理环境

国营西联农场是本省正处级中型企业,为海南农垦产胶较早,产胶较多的橡胶农场之一。该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东北部,场区范围北至东成镇,南接那大镇,东邻国营西流农场,西隔牙拉河为国营西庆农场、华南热作“两院”试验农场;南至那大镇8公里;中部为洛基镇分隔。场部邻近的洛南村。

该场现有土地总面积158040亩,已利用面积为108132亩;2010年总人口36652人(2010年)。全场分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场下设橡胶队、场办专业公司、商贸公司、工业企业等基层单位85个。

该场区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为大吉岭海拔183米。地形以变质岩、花岗岩低丘台地(南部)和沉积物台地(北部)为主,坡度多在5度以下,适宜机械作业。气候属微寒中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各半。台风侵袭到此一般成为热带低压掠过而已,风力显著减弱。场内河溪较多,但流量不大,东南部有加朗河,东北部有石牌河。松涛东干渠那大分干及其支渠纵贯场区,渠网密布,并建有水电站,用水用电方便。

历史沿革

该场原为本县垦殖所在1952年11月建立的南联场(老胶园),1953年建立的洛南独立分场和临高垦殖所在1952年5月建立的洛基、东成、抱舍等5个垦殖场。前两个场1954年春合并为南联垦殖场,1955年8月改为西联垦殖场,1957年初改称西联农场。后三个场也在1954年春合并成洛基垦殖场,1955年8月改名西泉垦殖场,1957年初改称西泉农场,同年5月将抱舍的土地分出并扩建为新盈农场。公社化后的1959年,西联、西泉两场合并,定名为西联农场。

1960年1、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周恩来先后视察该场,并分别题词“业精于勤”、“西联宝岛南国珍珠”。

1969年4月成立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该场编为第五师第四团。1974年10月恢复农垦机构,沿用西联农场原名。

1977年4月,原长坡公社大老大队,并入该场。[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