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83卷第29首。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古诗文句网;</ref>

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欣赏巫山屏风画的过程与感受。前四句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以真形画,疑画为真,隐时现呈扑朔迷离之势。接着六句写鉴赏巫山屏风画后的感受:“如有声”、“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达出诗人鉴赏巫山屏风画时从幻觉顿失、眼前一片寂静、复由迷而生疑、并非实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写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

此诗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犹如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既有历历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惊艳,表达出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超凡想像力。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李白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诗词名句网;</ref>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词句注释

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数诗赠与,可参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巴山山脉之特起处。巫山屏风,即绘有巫山的屏风。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四川省志》:巫山在夔州巫山县东三十里,形如“巫”字、有峰十二,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栖凤、登龙、望圣也。此十二峰者,不聚一面,乃江绕此山,周遭有十二峰,绘者不得不汇为一图耳。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 。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遇,自言“妾在……阳台之下”。《文选》刘良注:“阳台,神自言之,实无有也。”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楚辞》:“瑶席兮玉瑱。”王逸注:“瑶玉为席。”汤惠休诗:“锦衾瑶席为谁芳。”

楚王神女:《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梦遇,自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是也。后人立神女庙于山下,今谓妙用真人祠。

琦谓:诗中所云巴水,似指巴地所经之水而言,不专谓曲折三回之巴江也。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广韵》:“潺湲,水流貌。”

氛氲,盛貌,祥气也。

白话译文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作品鉴赏

李白此诗起笔四句,即以真形画,疑画为真,写出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接下来,“如有声”、“如有情”,诗人由疑而入迷,竟从画中听出有声,见出有情;可是转眼间幻觉顿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静——“何寂寂”,诗人复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来只是一幅画,并非实景,诗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苍苍”以下六句,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由于画面的逼真,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坠入迷境。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表现得如此真切生动,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

此外,诗中对画面景物的再现,纯从实处着笔,但由于它是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既给人历历在目之感,又毫无呆板琐细之嫌,其中所隐含的美妙神话传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更能激起人们美好的情感联想。

作者简介

李白[1](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公元762年的十一月,李白穷困潦倒,寄居在安徽当涂县李阳冰处,当时他已经病入膏肓,自知时日无多,将平生诗文手稿全部交给族叔李阳冰,让他带管并编辑成集。然后,赋《临终歌》一首,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2]

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经历坎坷,一生流离,性格却始终乐观,诗风也雄奇豪迈。如果你翻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年轻时写就的《大鹏赋》。他浪漫地不想做人,想做恃才傲物的大鹏;他不想老死于家乡,渴望像振翅的大鹏那样去远征;他不甘于平庸,无时无刻不梦想出人头地……他还一无所有,在赋中就浪漫地自比为大鹏,相信自己展翅高飞,必将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真是少年壮志可凌云。

视频

康震老师评李白元丹丘的友谊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为何会写出最为消极的诗,想想人生不过如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