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别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别者》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观别者》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五言诗作。

此诗描绘了诗人所看见的一个离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与无奈之情。全诗着力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句句伤情,感情细腻深厚。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观别者[1]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王维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词句注释

⑴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唐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陌,田间小路。

⑵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

⑶高堂: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李白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⑷不行:不行进;不前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⑸百忧:种种忧虑。《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⑹切切:恳挚、深切之意。《后汉书·窦武传》:"而诏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

⑺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⑻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唐杨炯《送徐录事》诗序:"临御沟而帐饮,就离亭而出宿。"

⑼前侣:前面的同伴。

⑽征轮:远行人乘的车。宋韩缜《芳草》词:"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⑾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徒:一作"从"。

⑿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白话译文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作品鉴赏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

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名家点评

王孟诗评》:"切切"两语妙绝,写得此意出。

《唐诗归》:钟云;观别者与自家送别,益觉难堪,非深情人不暇命如此题。钟云:情真事真,游人下泪,不须读下二句矣("不行"二句下)。钟云:贫士老于客游,方知此境("切切"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唐汝询曰:浅浅说,曲尽别思,觉雕琢者徒苦。又曰:说他人,其切乃尔,己怀可知。《阳关》所以绝唱。

唐诗选》:惜别情绪,紧恳痛快,真是遇风知寒,遇日知热。

《围炉诗话》:右丞《观别者》云:"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当置《三百篇》中,与《寥莪》比美。

《唐诗别裁》:只写别者之情,"观"字只末二句一点自足。

《网师园唐诗笺》:入情入理("不行"句下)。"观"意一点便是("余亦"句下)。

作者简介

王维[2](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视频

王维创作风格

王维: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参考资料

  1. 《观别者》 诗词古文网;
  2. 王维简介 诗词古文网;
  3. 王维诗人的简介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2-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