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赏乌顶蝴蝶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顶蝴蝶鱼Chaetodon adiergastos是大型亚属Rabdophorus的成员,分类地位很有可能提高为独立的属,属内的物种都有圆滑接近椭圆的外形,通常都有深色斑块覆盖眼睛,并且有斜向上的条纹排列于体侧。乌顶蝴蝶鱼体色灰白,主体是整齐排列的棕色斜条纹,面部有黑色斑块覆盖眼睛,同时额头有黑点,嘴黄色,胸鳍透明,基部黄色,其余各鳍黄色边缘黑色。背鳍硬棘12枚,软条23-26枚,背鳍前部花纹与体色一致;胸鳍软条13-1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8-21枚。侧线鳞片35-43枚。幼鱼单独活动在近岸浅海的珊瑚礁或河口潟湖中,成鱼成对或成群活动于珊瑚礁区,主要是软菲律宾班塔延岛。少见于水族贸易,据说容易适应圈养环境,适合温和鱼类的纯鱼缸,需要足够的礁岩造景和开阔的游泳空间,成群饲养的话应该同时引入。[1]

形态特征

体高而近圆形;头部上方轮廓陡,略呈S形,突出的部位具一黑斑吻尖,但不延长为管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各有9-11列。体被大型鳞片,为斜上排列;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I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软条25-26;臀鳍硬棘III,软条20。体银白,体侧具13-14列沿鳞列之褐色或暗色斜走纹;横斑状之眼宽带于眼径;头枕部具鞍状黑斑;除胸鳍淡色,各鳍黄色;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具黑缘;尾鳍中央具窄于眼径之横条纹;幼鱼在背鳍软条部末端具一黑斑。最大体长16厘米。

栖所生态

栖息深度3-25米。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区,但主要在软珊瑚礁区,成鱼成对或小群游动。幼鱼独自生活,栖息于河口或有保护的浅水岩礁。性害羞且多疑。主要以珊瑚虫及小型甲壳类为食。

栖息环境

礁区、近海沿岸。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西起越南、中国南部,东至帕劳。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

分布范围国家及地区如下:

亚洲: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帕劳、所罗门群岛。

渔业利用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可轻易存活于水族箱内。

饲养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75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3-28℃

性情:温和

食物:食肉,以石珊瑚、甲壳类为主

最大体长:20厘米

生活水深:1-30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