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观赏网纹蝴蝶鱼

网纹蝴蝶鱼,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鱼类。为观赏鱼类。比较容易饲养,常见度高。性情温和,适合与温和的鱼混养。也可小群饲养。

目录

简介

网纹蝴蝶鱼Chaetodon reticulatus栖息于水质清澈、珊瑚生长丰富的潟湖和外海珊瑚礁区,幼鱼往往在珊瑚礁深处活动,穿梭于鹿角珊瑚枝桠的保护中,成鱼多活动于浅礁和礁区边缘,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网纹蝴蝶鱼多成对活动,而太平洋地区多发现小群活动。主食SPS珊瑚息肉,极少量啃食丝状藻类。种加词reticulatus词源是拉丁语 “reticulatus”,意为“网状,交联”。

体宽阔侧扁,近椭圆形,嘴略微突出。嘴部和眼部各有宽的黑条纹覆盖,条纹边缘淡黄色,黑纹之后是宽阔的白色带,后部的鳞片中间白,边缘黑色,赋予了[[蝴蝶鱼]网状的图案。背鳍白色,后部有淡黄色边缘;胸鳍透明;腹鳍黑色;臀鳍黑色,边缘有黄色细纹,后端靠近尾柄处有亮橙色斑;尾柄黑色,尾鳍中部白色,后部有黄色条纹,条纹前后边缘黑色。[1]

配色类似领蝴蝶鱼(红尾珠蝶)Chaetodon collare,但是领蝴蝶鱼的面部图案不如网纹蝴蝶鱼复杂,且白条纹较窄,尾鳍红色,整体外观不如网纹蝴蝶鱼华丽。背鳍硬棘12-13枚,软条26-29枚;胸鳍软条15-18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22枚;侧线鳞片45-48枚。

形态特征

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吻微尖。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上颌齿10列,下颌齿具12列。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IX-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软条27;臀鳍硬棘III,软条21。体黑色;体侧每一鳞片具一淡色斑,形成约20列斜向后上方的点纹而构成网状图案;由背鳍I-III硬棘基部经胸鳍至胸部有一白色宽横带;头部具宽于眼径之镶淡黄边的黑眼带,向后延伸至腹鳍基部。背鳍灰色,外缘具黑线纹;腹、臀鳍黑色;尾鳍灰色,具黑线纹及黄缘。尾柄黑色。最大体长16厘米。

栖所生态

栖息深度1-20米。主要栖息于面海的礁区,偶也可发现于较浅而珊瑚丛生的泻湖里。通常成对或成小群出现。主要以珊瑚虫为食。

栖息环境

礁区、近海沿岸、泻湖。

种群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区,西起中国南部、台湾,东至夏威夷、马克萨斯群岛和迪西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豪勋爵岛和拉帕岛。

分布范围国家及地区如下:

亚洲:中国、台湾、日本、小笠原群岛(日)、琉球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瓦鲁阿图、瓦利斯和福图纳、图瓦卢、帕劳、关岛(美)、瑙鲁、托克劳(新)、基里巴斯、斐济、汤加、威克岛(美)、菲尼克斯群岛、萨摩亚、美属萨摩亚、纽埃(新)、库克群岛(新)、塔希提岛、约翰斯顿岛(美)、夏威夷群岛、马克萨斯群岛、莱恩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甘比尔群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皮特凯恩群岛(英)、迪西岛(英)、拉帕岛(法)、诺福克岛、豪勋爵岛。

保护级别

(LC)无危。野外种群比较安全,无需特别保护。

经济利用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

参考来源

  1. [1]蝴蝶鱼属 网纹蝴蝶鱼(Chaetodon reticulatus)]珊海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