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观赏蓝面神仙鱼

蓝面神仙是棘鲽鱼科的一种鱼,分布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杂食性,可喂以动物性,植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水温26度,海水比重1.022,水量500升以上的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45厘米。[1]人工环境下,它们可以放养在无脊椎造景缸中。它们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珊瑚礁海域。

目录

介绍

该科鱼从学科分应和蝶鱼科为同种,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这里我们只将它们不同于蝶鱼的特点提出来,另外部分您可以参考蝶鱼科来考察它们。

蓝面神仙原产于印度洋大西洋海域。体呈椭圆形,侧扁,尾呈扇形,体长可达3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嘴与面部布满蓝色花纹,下颌为棕黄色,背鳍后部与尾鳍为金黄色,靠尾柄处有1个黑色斑点,腹鳍、臀鳍上有蓝色条纹,体表面为银白色,在每片鳞上均有1个浅黑色圆点,远看则像一片珍珠般圆网纹。

蓝面神仙的幼鱼和成鱼在体色上有明显的差异。幼鱼时期的蓝面神仙,体深蓝黑色,全身满布白色和蓝色的竖纹。在成长的过程中,幼鱼体侧开始变为淡黄色,鳞片逐渐变为淡蓝色,头部鲜蓝色的斑纹逐渐增多,两眼间渐渐形成一块黄色的色斑。当蓝面神仙长至成鱼时,体被蓝色白边大鳞片。胸部、胸鳍和尾鳍变为鲜黄色,背鳍末端具一黑色眼斑。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均带鲜蓝色边线。嘴部和鳃部为蓝色和黄色相间的格状斑纹,眼圈及两眼之间有一鲜黄色斑块。正因为头部独特的花纹,所以得名“蓝面”,或英文别名Yellowface Angelfish和Yellowmask Angelfish。

基本信息

中文名:蓝面神仙

俗名别名:蓝面(香港)

英文名:Blueface Angelfish、Yellowface Angelfish、Yellowmask Angelfish

拉丁学名:Euxiphipops xanthometopon

命名者,年份:Bleeker,1853

气候 带:热带,北纬25度和南纬24度之间。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散卵型。

食性:杂食性。

特征

习性

神仙鱼用啄食的方式来进食,虽然体形较大,但仍以小型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为主。雌雄外观上并无明显的差别,唯独在繁殖期,雌鱼会因有卵在身而显得比较臃肿。繁殖方式是雌雄两鱼在水中往上排出卵子和精子,卵子受精后,会在水面上漂浮一段时间,而幼鱼在沉到水底前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

幼鱼一天要喂食几次的丰年虾;成鱼需要喂食一些人工繁殖的虫饵。如果有刚投入鱼缸的神仙鱼,则最好等鱼儿在隔离缸中的进食恢复正常之后,再放入水族箱中。

人工饲养

人工环境下,它们可以放养在无脊椎造景缸中,但如在无脊椎造景缸中放养,数量不要过多,一般在一至二尾之间,同样最好为水量较大的水族箱,喂以动物性饵料或人工专用饲料。同样的神仙鱼,小一些的比大的好养,另外,神仙鱼一开始入缸进食比较困难,但是一旦开口就好养了。水族箱中,海水比重1.022,水温26度。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马尔代夫(Maldives)之瓦努阿图(Vanuatu,西南太平洋岛国),北至八重山群岛(Yaeyama Islands),以及帕劳群岛(Palau)和密克罗尼西亚的Krosae Island一带海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