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视神经管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名词解释
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为颅—眶沟通的重要通道,颅内视神经(Opticnerve,ON)和眼动脉由此进入眶内。视神经管有二口、四壁、一狭部,即颅口、眶口,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及视神经管狭部。
视神经管生理学位置
视神经管中部管壁平均厚0.21mm,环部平均厚0.57mm,这样视神经管远端包括最窄、最厚部。斜向前外侧。后口开口于视交叉沟的两端;前口为眶尖部的视神经孔。通过此管的主要有视神经,禽直接形成视神经孔。管长约4~9mm,管内有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眼动脉和交感神经小分支。
视神经管生理学意义
视神经管颅口为水平卵圆型;眶口为垂直卵圆形。在进眶时变狭窄,其内侧壁远端较近端变厚,这一增厚部分称为视神经管环(Opticring),该环借骨性结构分隔蝶筛窦。视神经管中部管壁平均厚0.21mm,环部平均厚0.57mm,这样视神经管远端包括最窄、最厚部。在行OC减压时,必须去除远端最窄、最厚部,并打开视神经管鞘。然而对于打开ON鞘仍有争论,认为当打开鞘时会破坏ON的血液供应而造成视力损害。
解剖结构
视神经管(optic canal)是视神经穿行于眶腔和颅腔之间的管状通道,由蝶骨小翼的上、下根,蝶骨体的外侧和筛窦外侧骨壁围绕而成,也有人将其后方由镰状皱襞(falciform fold)覆盖的延续部分称为视神经管膜部。在放射学上,该管被称作视神经孔,这只适应于X平片。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是颅底外科的基本手术方式之一,其应用解剖知识对于眼科、耳鼻咽喉科及神经外科医生甚为重要。
视神经管减压术
对视神经管内段创伤的治疗,在伤后早期,为预防血管收缩,应球后注射血管扩张剂。当视网膜中央动脉有痉挛或血栓形成时,要及时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为了减少视神经本身及其营养血管因水肿而遭受压迫,可以适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纤维溶解酶。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视神经减压术,目的是使视神经管减压或切除蛛网膜粘连。
参考文献
- ↑ 汉字与中华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汉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