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角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角美镇地处漳州市区东部,是漳州中心城区组成部分,归属行政区划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属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管辖 ; 西邻龙文区景山街道、蓝田街道、郭坑镇,北接长泰区武安镇,南与龙海区榜山镇、紫泥镇隔九龙江口相望,东界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东孚街道 ;行政区域总面积160.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角美镇户籍人口为150541人。

梁大同六年(540年),大部分地域属龙溪县,一部分地域后来从同安县划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龙溪县第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龙溪县第七区。1984年,改为角美镇。截至2021年12月,角美镇辖18个社区、31个行政村,另辖2农场、1良种场。

2019年,角美镇有工业企业103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5个。[1]

历史沿革

梁大同六年(540年),大部分地域属龙溪县,一部分地域后来从同安县划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龙溪县第三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龙溪县第七区。

1955年,改称埔尾区。

1957年3月,原由同安县管辖的社头、锦宅、桥头、鸿渐、金山、白礁等6个村及镇区内同安街与眠睡街划归龙溪县管辖。

1958年4月,设东美、鸿渐、石美、角美4个乡镇;同年9月,撤乡设火箭公社。

1959年3月,改称角美公社。

1984年,改为角美镇。

2003年,经整合建立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辖一镇二区即角美镇和龙池、福龙2个省级开发区。

2003年11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与角美镇"区镇整合",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扩至全角美镇。

2011年6月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2012年1月21日,漳州台商投资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202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县级龙海市,设立漳州市龙海区,以原龙海市的行政区域为龙海区的行政区域,龙海区人民政府驻石码街道大埕路28号。

区划沿革

角美镇历史上由角美,石美,东美组成,角美由现如今角美镇区的同安街、眠床街及社头村、桥头村、锦宅村、鸿渐村、金山村、白礁村组成,历史上长期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石美由现角美镇区除同安街、眠床街外的所有街道及石美街区、石美村、南门村、埭头村、东山村、沙坂村、西边村、下士村、石厝村、田里村、龙田村、龙江村、铺透村、洪岱村,上房村、杨厝村、埔尾村、蔡店村、福井村、苍坂农场、内丁农场组成,历史上属于漳州府龙溪县,除现角美镇区的共和街属于漳州府海澄县,东美由现东美街区、东美村、玉江村、流传村、恒仓村、吴宅村、坂美村、课堂村、沙洲村、江东农场组成,历史上属于漳州府龙溪县。

2011年末,角美镇辖坂美、课堂、沙州、吴宅、玉江、流传、恒仓、埔尾、杨厝、蔡店、沙坂、石美、南门、埭头、西边、东山、石厝、社头、龙田、田里、铺透、龙江、洪岱、福井、.上房、锦宅、桥头、鸿渐、金山、白礁、东美31个村民委员会,共和街、解放街、石美街、侨兴街、团结、东美、下士7个居民委员会,4个农场;下设28个居民小组、417个村民小组。

2021年,角美镇辖31个村(140社)和15个社区居委会(包括农场)。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2月,角美镇下设18个社区、居委会,31个村民委员会,2个农场、1个良种场,2个开发区,角美镇人民政府(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驻文圃大道1号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角美镇地处厦漳城市联盟的连接点,东与厦门市海沧区相接,南靠九龙江下游与龙海区相峙,西靠龙文区,北隔天柱山与长泰区接壤。距龙海区28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160.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角美镇境内北高南低,多为丘陵,平原分布在东美、石美一带,属九龙江下游的冲积平原。

气候

角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终年无霜。多年平均气温约20.5℃,年平均降水量1327毫米。

水文

角美镇境内水域属九龙江水系。北溪从江东良种场入境,在沙州分叉,一部分与西溪汇流,一部分流向北港。另有龙屿河、埭头溪、苍坂溪、青阳溪、后坂溪、洪岱溪,境内总长25.95千米。境内潮汐属半日潮浅海潮。

自然资源

角美镇境内矿藏有5种,包括能源矿产地热1种,非金属矿产高岭土、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黏土4种。其中地热资源储量962吨/日,高岭土矿石资源储量1825万吨,饰面用花岗岩荒料资源储量155.6万立方米,建筑用花岗岩矿石资源储量2423.2万立方米,砖瓦用黏土矿石资源储量200.1万吨。

2011年,角美镇有耕地面积47099亩,人均0.37亩。

人口

2011年末,角美镇辖区总人口12698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449人,城镇化率24.8%。另有流动人口101461人。总人口中,男性63082人,占49.7%;女性63905人,占50.3%;18岁以下23897人,占18.8%;19~35岁36062人,占28.4%;36~59岁49939人,占39.3%;60岁以上17089人,占1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9.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98人。

2017年末,角美镇常住人口166485人。

截至2019年末,角美镇户籍人口为150541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角美镇财政总收入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从各主要税种看,2011年,税收总收入147216万元,工业税收收入为9783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528.94元,比上年增长13.5%。

2019年,角美镇有工业企业103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5个。

农业

角美镇耕地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

2011年,角美镇农业总产值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5%。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936吨,人均109.7千克,其中水稻12441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5.2公顷,产量417吨,全部为花生;蔬菜种植面积1382.1公顷,产量27339吨。

角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6969头,年末存栏49928头;羊饲养量700只,年末存栏500只;牛饲养量3300头,年末存栏2300头。

工业

2011年,角美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5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规模工业产值35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

2011年,角美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职工39827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18亿元。

商业

2011年末,角美镇有商业网点3840个,从业人员8803人。

2011年,角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增10.6%。外贸出口9.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

金融

2011年末,角美镇境内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有各类存款余额7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各项贷款余额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邮电业

2011年,角美镇邮政业务收入120万元。

2011年,角美镇电信业务收入4500万元。[4]

交通运输

角美镇境内有厦深铁路、海沧铁路、32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过境,形成二纵四横的道路骨架。有连接海沧和长泰的角海路、角泰路,交通方便快捷。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120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9米;道路铺装面积1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6平方米。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15千米,公交运营车辆8辆,年客运量121.4万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角美镇有文化艺术团体7个,会员332个,其中团体会员28个,个人会员304;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演职人员210人,电影放映单位2个,电影院1座,座位488个;文化专业户8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4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音乐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收藏协会、民间艺术协会、作家协会等。

2011年末,角美镇有有线电视用户2.6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98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落地电视频道120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角美镇有幼儿园(所)66所,在园幼儿7092人,专任教师612人;小学39所,在校生13550人,专任教师61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6所,在校生5756人,专任教师720人,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2560人,专任教师10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65人。

科学技术

2011年末,角美镇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研发中心1家,省自主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漳州市技术创新中心9家,龙海区技术创新中心9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角美镇有卫生院1所,民营医院1所,其他个体门诊139个;病床24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9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20张;固定资产总值0.34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52人,其中执业医师50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7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5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角美镇有体育场地220处,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个。体育社团2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人。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有游泳、射击等。50%的城市社区和80%的村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5%。本地体育健儿取得残奥会游泳银牌1枚。

社会保障

2011年,角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7户、678人,支出138.58万元,月人均170元;城市医疗救助15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90人次,共支出8.6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69户、3078人,支出605.53万元,月人均164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8人,支出67.2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14人次,共支出32.1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248人次,支出10.1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4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4974人,参保率90.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角美镇有邮政网点2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37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5766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1536万件,征订报纸、期刊共54901份(册)。

2011年末,角美镇有电信服务网点1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4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5%;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8万户。[5]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自来水厂2座,铺设干线水管30千米,生产能力13吨/日,年工业用水约3万吨、生活用水约4万吨。

供电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3座。

燃气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天然气(煤气)管线64.27千米,天然气(煤气)用户3914户,其中工业用户23户,居民用户3879户,燃气普及率为2%,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142.5万立方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角美镇镇区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30000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273000平方米。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角美镇因辖地唐代前为同安县辖,唐代龙溪建县划部分归龙溪县,明代海澄建县又划部分归海澄县,成为三县边角,又是三县县尾,故称角尾,后改称角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角美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芗剧、木偶戏、棚仔艺、威风锣鼓等。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漳台仙草传统制作技艺被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江九洲八卦阵、东美香脯糕制作技艺、锦宅蜈蚣阵被列入漳州市非文化遗产名录,玉江三元祖庙法官鼓被列人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角美镇地方特产有蘑菇等。

风景名胜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位于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占地1600多亩,是一个以农业观光、温泉养身为主题的休闲景区。山庄规划为景观游览区、民俗文化区、素质拓展区、温泉别墅区、休闲度假区、台湾原住民文化村、立体农业区及龙佳生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龙佳培训与管理中心。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1日,角美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角美镇入选"2020年全国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