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角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角菜

角菜(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ich ex DC.),别名珍珠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带有菊科蔬菜的独特风味。在中国云南、广东、上海、台湾、北京等省市有少量栽培。

分布区域云南、广东、上海、台湾、北京等中文学名角菜生长环境喜温暖、不耐炎热和严寒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主要价值

主要化学成分

形态特征

成株茎直立多分枝,高约1米,植株无毛,茎的节间长度3-4厘米,茎节极易生不定根。根出叶,互生,叶为倒卵形,一般分为5片小叶,两对对生,顶端单生,叶片最大。每1小叶片再深裂为3个小裂片,小叶和裂片的先端呈尖形,叶缘锯齿状不齐,叶背淡绿或绿色。头状花序,花的形状小如珍珠,直径1.5毫米,乳白色,多数的头状花着生于疏开状的圆锥花序上,外观雅美,可供观赏。

生长环境

角菜性喜温暖,不耐炎热和严寒的气候,故春秋两季生长速度最快,品质最佳。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有红梗、青梗两种。红梗种茎、叶柄及叶脉呈鲜红紫色,叶柄、叶片较大,叶色浓绿。根颈部再生能力强,容易栽培,较耐肥、抗病力强。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青梗种叶绿色稍带紫色,叶片较红梗播种小,根颈部再生能力较弱,不易抽薹。雨季如排水不良,土壤过湿,易发生软腐病。耐热性稍差,盛夏宜用遮阳网遮荫。大面积栽培最好选用红梗种。

2.扦插育苗

角菜用扦插方式育苗,具体做法:将枝条切成10-12厘米长(2-3节),斜插于苗床中,深度要将下部第1茎节埋入土中,便于生根。经过5-6d(天)后,开始生根,3周后就可成苗,然后移栽于大田。

3.移栽定植

扦插苗成活后,按稀植株距36-40厘米,每畦栽2行;密植株距l5厘米,每畦栽4行。宜浅栽,边栽边浇水,水要浇透。第2天再浇一水,以后视墒情决定是否浇水。

4.压条更新

稀植时可利用葡匐状的枝条,将基部节位埋入土中压实;也可将枝条作适当的圆形排列,节位发根后均可发育成众多的独立幼株。大田栽培每2-3a(年)更新1次。 5.适时采收

植株腋芽长出3-4节,并有3-4片叶展开,茎部尚未老化之前进行第1次采收,距地面1-2厘米高收割嫩茎叶。收割后要及时追肥浇水,最好用腐熟农家肥覆盖茎基部,以促进幼芽生长。

栽培管理

介质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可选择含有机质、保水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日照

喜欢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强健,稍具耐阴性,夏季高温期应稍加遮阴,帮助植株顺利越夏。

水分

适合潮湿且排水良好的环境,土壤应保持适当湿度,但大雨过后要注意排水,避免根部长期积水,以免受到病害。

育苗/定植

多采用扦插和分株方式栽种。建议在春、秋两季气候较阴凉时,剪取成熟带顶芽、10~15厘米的枝条为插穗,应保持土壤潮湿,1~2周可发根;或直接分割植株旁的匍匐小苗,选取已长有明显根团者,定植在预栽种地。

肥料

扦插初期不能施肥,避免新生的细根受到肥伤。待幼苗成活后,等到苗株长根的数量较多时,约间隔2周可施肥一次,促进植株生长,但要避免肥料太靠近根部。且每采收一次也可追肥,有利幼苗长出。

采收

等植株长到15~20厘米,即可采收嫩叶和嫩茎,并适当拔除老化黄叶,刺激新叶再生。随着采收次数增加,植株根部老化或枯萎时,应更新植株,换个地方再种。

盆栽大小[1]

使用一般大小的盆栽,深约20厘米即可栽种。

主要价值

角菜有食用价值,以嫩茎叶供食,具有类似茼蒿的特殊芳香味,可炒食、凉拌,或放入鱼丸或鱼片汤中以减轻鱼腥味。也可将嫩茎叶沾上面粉糊或切成碎片与面粉糊搅拌后油炸 。

主要化学成分

食用部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草酸,芸香苷,α-生育酚,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参考资料

  1. 角菜,搜狗, 2017-02-13